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2,2-双(3-硝基苯基)六氟丙烷为原料,在三氯化铁/炭(FeCl3/C)、水合肼的作用下,还原得到了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聚酰亚胺单体,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然后,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与4,4’-2-六氟亚异丙基-2-邻苯二甲酸酐(6FDA)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缩聚制得聚酰亚胺聚合物。  相似文献   
72.
三氟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含氟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氟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固相质量分数约为33%,乳胶粒子粒径为151~205 nm的一系列稳定的三元含氟共聚物乳液,并对聚合物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乳胶粒子的形态,讨论乳化剂全氟辛酸铵用量、引发剂过硫酸钾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共聚胶乳粒径的影响和单体配比对乳液最低成膜温度和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氟辛酸铵用量和过硫酸钾用量增大和反应温度升高,乳液中乳胶粒子的粒径变小;随着过硫酸钾、全氟辛酸铵用量增加,乳胶粒子数量逐渐增加;随着叔碳酸乙烯酯用量的增加,乳液最低成膜温度和聚合物玻璃化温度都变小。  相似文献   
73.
74.
介绍以氯化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赤泥及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等制成弹性体防水材料的技术路线。通过选择最佳配方,制造出性能优良的防水卷材,从而开辟出一条利用赤泥这一工业废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5.
微乳液聚合和细乳液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微乳、细乳体系的形成,聚合机理及聚合特点等方断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并对各自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水性含氟涂料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侯丽华  耿兵  施强  张书香 《山东化工》2007,36(3):19-21,30
概述了含氟涂料的发展过程,综述了水性含氟涂料树脂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合成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性含氟涂料树脂的前景及其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7.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和丙烯酸胺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了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等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阻垢率与共聚物用量、Ca^2+质量浓度,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甲基丙烯酸(MAA)二元含氟共聚物。以此为改性剂对聚偏氟乙烯隔膜进行改性。研究了加入不同比例的改性剂对偏氟乙烯隔膜性能以及组装成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P(TFEMA-co-MAA)的加入提高了聚合物隔膜的亲水性,吸液率提升了200%,提高了聚合物隔膜的机械性能,组装成电池后,电池循环20次的充放电效率可以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9.
通过半连续的加料工艺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PTFEMA)为壳,以聚丙烯酸甲酯(PMA)为核的纳米核壳乳液。并通过SEM、TEM、DSC、DLS等对合成的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子形貌较为规整,且成球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0.
在超临界CO2中制备三氟氯乙烯(CTFE)与乙酸乙烯酯(VAc)共聚物P(CTFE-co-VAc),考察了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共聚物的表面性能及其溶液黏度。控制单体配比可得到不同结构、不同氟含量的共聚物。当m(VAc)/m(CTFE)小于4∶16时,产物中y(CTFE)恒定在50%左右;氟含量是影响共聚物表面性能的关键因素,共聚物中CTFE单元的比例增加,则产物中氟含量增大,产物对溶剂的接触角变大,当产物中w(F)为29.16%时,聚合物膜的表面能最小,为0.028 J/m2;聚合物溶液黏度随共聚物中VAc结构单元比例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