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各元素成相作用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利用机械球磨与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富铁非等原子比Fe45Cr15Co10Ni30高熵合金。在该合金中通过降低Co和Ni的方式引入Ti元素,并研究了Ti的含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e45Cr15Co10Ni30合金相比,含Ti的高熵合金出现了富Ti的BCC相;随着Ti含量的增加,FeCrCoNiTi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发生了变化,富Ti的BCC相颗粒变得细小,相的形貌与分布也出现了变化,导致合金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应变率逐渐降低,其中Fe45Cr15Co6Ni26Ti8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硬度为(404.2±6.3) HV0.3,屈服强度与抗压强度分别达到最高的(1036±12) MPa和(1883±10) MPa,应变率也维...  相似文献   
12.
分析国内铝轧制基础油的生产及市场情况,铝轧制基础油使用情况,铝轧制基础油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腐蚀浸泡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超级13Cr不锈钢在高温高压CO2环境中的点蚀行为,重点分析了腐蚀时间、温度和CO2分压对点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压腐蚀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的点蚀深度较为吻合,且平均点蚀深度随着浸泡时间、温度和CO2分压的增大而增大。有限元模拟可知点蚀坑内部由于阳离子水解使得内部酸化,并且pH随着温度降低和CO2分压的增加而下降。此外,点蚀坑内Fe2+浓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CO2分压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川东石炭系气井生产时间长,部分气井出现不同程度的井筒堵塞影响产能,常年反复酸化导致气井井周形成大的近井酸蚀通道,酸液未发挥作用就已漏失,酸化效果差且稳产周期短。鉴于目前川东石炭系气井解堵难的问题,通过井筒堵塞物分析明确了堵塞物主要由铁的氧化物、碳酸盐、BaSO4和SiO2等无机物和月桂醇聚醚类有机物组成,推荐的解堵工作液体系(15%(w)HCl+1%(w)缓蚀剂+2%(w)铁稳剂+3%(w)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温度下对垢物的溶蚀率最高达77.6%。对不同堵点位置的堵塞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堵工艺,油管堵塞推荐连续油管或油管注酸解堵,套管堵塞推荐真空回位抽砂工艺,地层堵塞推荐泡沫酸酸化解堵。采用研究的解堵液体系和工艺开展现场试验6口井,解堵有效率100%,为本区和同类型低压气井解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相似文献   
15.
金华 中台山区块沙溪庙组无专层完钻、测试井,完井方式不明确.根据岩石破坏理论和出砂预测方法,结合储层岩心水化前后岩石力学参数,对工区气井进行气井生产过程中井眼力学稳定性判断及出砂预测.根据Mohr-Coulumb和Von.Mises剪切破坏理论,工区沙溪庙组不同井斜角气井井壁岩石所受最大剪切应力(平均42.69 MPa...  相似文献   
16.
在压裂过程中,由于压裂液流量大且压力高,油管容易失效。如果压裂液流动边界瞬间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油管内压力和速度的突变,导致油管失效甚至断裂,造成严重的井筒完整性问题。该文针对超深井高泵压大排量压裂过程中瞬时停泵工况,建立了压裂管柱内流体水击计算模型,讨论了采用不同直径和壁厚的管柱组合造成的局部摩阻影响,得到了变截面处局部摩阻、停泵时间以及压裂液排量变化对井口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停泵后,井口压力下降,在平衡压力值附近发生波动,波动幅值逐渐减小,直至衰减至平衡压力。若不考虑局部摩阻,压力波传播速度较快,幅度偏大,稳定至平衡压力所需时间滞后。压裂液的排量增大时,压力波速增加,会提前出现压力首波。排量越大,压力首波的波动幅度就越大。停泵时间越短,压力变化越大,压力首波出现越快,压力峰值越大。  相似文献   
17.
页岩气储层采用水平井钻井和大型加砂压裂能够获得增产,但气井井筒堵塞的问题也频繁出现,如何清除钻塞作业残余的桥塞碎屑及砂粒,确保页岩气井井下生产通道的畅通,成为气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分析水平井井筒清洁生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气水平井井筒清洁处理面临的技术难点,结合当今世界页岩气井井筒清洁技术的进展,对清洁工具及工艺、工作液性能进行技术攻关,研发了清洁处理工具,提出了清洁处理技术对策,并对其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所研发的针对大通径桥塞处理的套磨打捞一体化工具,可实现工具入井后对大通径桥塞的套铣、打捞一次性作业;②形成的换向旋流冲砂工艺在长水平段中作业时能避免砂粒沉降,能实现将砂粒冲洗出井筒的目标;③常压及高压井可以选用气井返排液、KCl、CaCl2溶液等作为工作液,而低压井则可选用泡沫流体作为工作液;④对于低压井,通过优化设计局部压差打捞工具形成局部压差吸附的方式带动井内碎屑物或沉砂进入工具内部,进而完成打捞作业。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适合页岩气水平井的井筒清洁工艺技术为后期大规模页岩气井筒清洁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高温高压环境下P110钢在不同冲刷速度和角度下的腐蚀行为规律,揭示其冲刷腐蚀机理,建立腐蚀预测模型,以期指导油气田材料腐蚀防护与腐蚀预测。方法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高温高压冲刷腐蚀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冲刷腐蚀前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及物相进行表征。此外,通过调研文献数据,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构建了P110钢的冲刷腐蚀预测模型,并开展了预测准确性研究。结果 在3 m/s的冲刷速度下,随着冲刷角度的增加,自腐蚀电流密度由30°的2.19×10−4 A/cm2降低到90°的1.449×10−4 A/cm2。在30°的冲刷角下,随着冲刷速度的增加,自腐蚀电流密度由0 m/s的6.30×105 A/cm2增加到3 m/s的2.19×10−4 A/cm2。腐蚀产物具有双层膜结构,外层主要由FeCO3组成,内层主要为Fe2O3。腐蚀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P110钢的腐蚀速率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CO2和冲刷速度。结论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P110钢能够产生Fe2O3和FeCO3的双层腐蚀产物膜,随着冲刷速度的增加和角度的降低,腐蚀产物膜完整性破坏,腐蚀加剧。腐蚀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有效预测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9.
在气井中开展永置式井下压力温度监测技术,井口电缆穿越装置是实现电缆安全、可靠穿出井口的关键设备。目前电缆穿越井口有从油管挂上部和下部两种方法,通常铠装电缆采用从油管挂下部和套管相连的四通一翼把电缆穿出,不需要对井口和油管挂进行任何修改,在常规气井中应用较为广泛。针对这一需求研制的气井井口电缆穿越装置,内部采用陶瓷插接,操作简便,密封性能可靠,绝缘性能良好,实现井口电缆安全、可靠的穿越。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茅口组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不同,非均质性强,均匀布酸困难,导致储层目标层段改造不均匀,影响单井储层改造效果.为提升强非均质裂缝型储层的整体改造效果,基于3D打印裂缝岩板模拟技术,模拟研究了不同完井方式下非机械方式暂堵转向工艺,优选了耐温、承压能力的暂堵转向材料,评价了不同裂缝下暂堵转向材料含量、粒径组合等设计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