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4篇 |
免费 | 319篇 |
国内免费 | 24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3篇 |
综合类 | 398篇 |
化学工业 | 804篇 |
金属工艺 | 272篇 |
机械仪表 | 435篇 |
建筑科学 | 686篇 |
矿业工程 | 251篇 |
能源动力 | 142篇 |
轻工业 | 419篇 |
水利工程 | 200篇 |
石油天然气 | 288篇 |
武器工业 | 43篇 |
无线电 | 55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47篇 |
冶金工业 | 190篇 |
原子能技术 | 62篇 |
自动化技术 | 5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181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74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24篇 |
2012年 | 275篇 |
2011年 | 301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297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220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71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11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是松辽盆地北部近期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这类致密砂砾岩气层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是首要的。通过分析其白垩系早期拉张构造背景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断陷沉积,纵向上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各层序在断陷湖盆陡坡带和缓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研究表明其储层主要为砂砾岩和含砾粗砂岩等粗碎屑岩。沙河子组储层孔隙包括原生粒间孔和次生孔隙,孔隙度主要分布在2%~8%,渗透率多小于0.1×10-3 μm2,为致密储层。沙河子组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包括埋深、沉积相带、岩石类型和次生成岩作用,埋藏浅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平原相砂砾岩储层物性好,含火山碎屑物质的砂岩、砂砾岩易于形成溶蚀孔隙,改善储集性能。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有利储层主要位于埋深小于4 000 m的安达东、西两侧的扇三角洲前缘、平原区和徐东、徐西的构造高部位扇体发育区,埋藏较浅的安达中部滨浅湖相和埋藏较深的徐东、徐西斜坡扇体发育区也是较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64.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致密火山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是典型的致密火山岩气藏。随着气藏开发不断深入,气井陆续出水,强烈的水侵和水气比不断攀升严重制约了气藏的高效开发,正确认识火山岩气藏内气水关系及其主控因素已成为提高气井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区火山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总体表现为“上气下水”特征,气水分布以火山机构为基本单元,全区无统一气水界面,同一火山机构内可存在多个气水系统,不同的气水系统也可具相同的气水界面。在营城组火山机构刻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生产测试和物性、压汞、薄片等动静态资料,系统分析徐深气田致密火山岩气藏气水分布特征,明确火山岩气藏气水关系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烃源岩展布控制了营城组火山岩气藏气水的宏观分布,火山机构和构造联合作用影响天然气的聚集、调整,火山岩复杂的孔隙微观结构制约着储层内气水分异。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我厂24台装有无级变速器的A186梳棉机在过去4年多的运转过程中,发现无级变速器内17齿行星齿轮很易损坏,由此造成的其它机件的损耗也相当严重,增加了停台次数,据统计:每月此项停台就达 相似文献
69.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电网智能化的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系统通信网络的现状之后,提出具体的解决优化措施,以期为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