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9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篇 |
综合类 | 46篇 |
化学工业 | 73篇 |
金属工艺 | 40篇 |
机械仪表 | 33篇 |
建筑科学 | 74篇 |
矿业工程 | 26篇 |
能源动力 | 11篇 |
轻工业 | 92篇 |
水利工程 | 37篇 |
石油天然气 | 19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4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篇 |
冶金工业 | 24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木-混凝土组合楼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木结构节点设计中一般均忽略混凝土楼板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为研究混凝土楼板的组合作用和混凝土板内纵向钢筋配筋率对胶合木-混凝土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个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与木柱组合体和1个胶合木梁柱组合体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试件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组合梁界面相对滑移等的变化规律,探讨了试件承载力、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并对比分析了纯木与带有混凝土楼板的试件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胶合木梁与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能显著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等,且混凝土板对节点的约束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其刚度退化;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板配筋率越大,其对节点的约束作用越大,对刚度退化的抑制作用也越强,从而可有效提高试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2.
黄土遇水软化,直接作为路基用土易发生变形、失稳等工程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良。通过水泥及TX型固化剂改良黄土和煤矸石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固化剂亚类、龄期和水泥含量等因素对改良黄土和煤矸石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养护龄期和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改良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受龄期影响最大,其次为水泥含量,再次为固化剂亚类。TX-B固化剂改良黄土比TX-W固化剂改良黄土的效果好。改良煤矸石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受水泥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龄期,固化剂亚类对改良煤矸石黄土几乎没有影响,这主要与煤矸石黄土的颗粒组成有很大关系。该研究成果可以为黄土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主要针对电力工程的具体案例对地下水进行跟踪了解,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对于电力工程地基基础建设的影响,从而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地基基础。 相似文献
124.
关于建筑设计中设计思维的探讨历来都备受关注,该文以笔者成都双年展高校学生竞赛获奖方案为例,通过对设计过程的详尽梳理,阐述"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在设计中的运用,剖析"想象"与"理性"这对对立的思维方式如何在设计中辩证统一共同作用。在方案初期概念生成过程中,先通过想象思维大胆探索方案概念的实现载体,在得到具体实现载体"多边形母体"后,再通过理性思维对母体的组合方式进行控制,得到合理、适宜基地条件的不同装置和建筑小品,通过"想象"与"理性"相?调来营造适宜基地的活力空间。 相似文献
125.
在道路工程质量监督中,时常会出现混凝土缺乏养护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监督控制。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引起公路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早期养护重要性的理解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何保证混凝土质量养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6.
1.前言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人类与环境融合的代表性实例。对沿线城镇的研究涉及到民族安定、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等尖锐的现实问题,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城镇的系统、量化研究对于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机遇下的沿线城镇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丝绸之路”最早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中提出来的,丝绸之路中国段作为整个丝绸之路交通线路的起始部分,其沿线城镇发展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交流历程,以及若干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人类与环境融合的代表性实例。对沿线城镇的研究涉及到民族安定、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等尖锐的现实问题,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对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城镇的系统、量化研究对于面对新型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机遇下的沿线城镇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7.
该文试图从城市广告对市政广场的审美的兼顾性入手,阐释“如行云流水”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城市广告同市政广场的单向转化以及彼此互融、相对互生而突现出来的独特审美关系。在分析城市广告与市政广场的审美关系中,试图解析环境规划中的一些问题,可望为环境艺术自身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