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6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通过4根玄武岩纤维筋与4根钢筋再生混凝土无腹筋梁的受剪试验,研究采用100%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梁的裂缝开展、破坏等情况;分析不同纵筋类型下,剪跨比、纵向配筋率和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梁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和跨中挠度变化的影响。比较中国规范(GB 50608—2010)、美国规范(ACI 440.1R-06)、加拿大规范(CSA.S 806-12)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对玄武岩纤维筋再生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类似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而玄武岩纤维筋再生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裂缝扩展较快且宽度更大;中国规范(GB 50608—2010)对试验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值过于保守,美国规范(ACI 440.1R-06)最为接近,加拿大规范(CSA.S 806-12)次之。  相似文献   
22.
张志金 《煤炭技术》2006,25(12):140-141
煤炭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装备素质及设备管理水平,设备管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  相似文献   
23.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而倍受企业青睐。但在许多企业的培训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培训不培训一个样,忙人不培训、闲人才培训,培训后员工流失等不合理现象,导致有些企业将培训作为一种过场,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当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综述了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电化学机械复合光整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对7根无腹筋BFRP筋混凝土深梁进行受剪试验,分析了构件的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及不同剪跨比、BFRP筋配筋率、玄武岩纤维体积掺率对构件跨中挠度、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梁均发生剪切破坏;相同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配筋率及玄武岩纤维体积掺率的增大而减小;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均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配筋率及玄武岩纤维体积掺率的增大而增大。参照相关规范对试验梁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美国ACI 440. 1R-06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加拿大CSA. S 806-12规范稳定性较好,中国GB 50608—10规范相对保守,建议采用美国ACI440. 1R-06规范对无腹筋BFRP筋混凝土深梁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无腹筋BFRP筋混凝土深梁裂缝开展、破坏形态、跨中挠度、剪切开裂承载力及抗剪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玄武岩纤维体积掺率和纤维长度为参数,设计并制作了5根试验梁,通过四分点集中力加载研究深梁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特征参数的增大,构件破坏形态出现由斜压破坏向剪压破坏转变的趋势;与普通混凝土深梁相比,相同荷载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深梁跨中挠度和裂缝宽度均随着纤维特征参数的增大而减小;构件剪切开裂承载力和抗剪极限承载力随着纤维特征参数的增大均有所提高。在考虑玄武岩纤维增强作用的基础上,参照GB 50010—2015规范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深梁抗剪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脉冲参数和进给速度对TC17钛合金电解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发现该电解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范围较窄,TC17钛合金表面易出现氧化层。通过分析发现该氧化层呈褐色,是一种厚度可达4μm的疏松多孔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周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脉冲的占空比、降低进给速度可有效避免褐色氧化层的出现,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和较高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8.
和谐矿区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矿区实际,以安全、发展、稳定以及人为本等几方面为出发点和建设重点,逐步构建和谐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