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电工技术   141篇
综合类   231篇
化学工业   331篇
金属工艺   161篇
机械仪表   169篇
建筑科学   203篇
矿业工程   117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229篇
水利工程   143篇
石油天然气   223篇
武器工业   36篇
无线电   3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6篇
冶金工业   90篇
原子能技术   55篇
自动化技术   2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隋欣梦  胡记  张林  肇威  张维平 《表面技术》2020,49(10):21-38
钛合金在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高温性能不稳定是制约其发展前景的主要原因。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耐高温涂层,是在不改变钛合金材料整体性能的前提下赋予材料表面特殊性能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钛合金的氧化行为,并简要分析了钛合金在氧化过程中的氧化特点及失效形式,指明其改善途径。随后总结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镍基高温涂层、TiAl系高温涂层和高熵合金高温涂层的研究现状,其中镍基合金涂层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优异的耐蚀性,但由于涂层与基体中元素的扩散速率不同导致的差异,造成柯肯达尔空洞的产生,涂层变得不稳定,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降低。TiAl基合金的高温性能与镍基高温合金相近,且密度小,有代替镍基合金的发展趋势,其涂层表面可以生成均匀致密的Al2O3氧化膜,并且与钛合金基体间的化学成分差异小,基本不发生互扩散现象。但二元TiAl系涂层对于Al的用量有严格的要求,当其使用温度超过850 ℃时,抗氧化性能也会严重降低。因此Ti-Al-X系涂层中X元素(例如Cr、Si、Ni等元素)的添加,可以适当地降低Al含量,促进均匀致密的Al2O3氧化膜的形成,有效地阻止氧元素向基体的扩散,并且比二元TiAl涂层的脆性要低、塑性更好。高熵合金高温涂层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调整其中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元素的含量都可以进一步优化性能,因此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但其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元素配比的不合理,基体元素对熔覆层的反作用,都会使高熵合金的脆性和力学性能达不到理论效果,不能进入真正的应用阶段。最后展望了激光熔覆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高温涂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2.
张林  李永新  高云山   《电子器件》2007,30(3):819-822
对动态目标的CCD探测中,高速CCD驱动电路的设计是CCD相机成功捕获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以DALSA公司近年来推出的高性能CCD芯片IL-P3为例,在分析其驱动时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积分时间可调的高速CCD驱动电路.用VHDL语言对CCD驱动时序发生器进行了硬件描述,在MAX PLUSⅡ开发环境下进行了功能仿真,选用ALTERA公司的CPLD器件EPM7128SLC84-7作为硬件设计平台.测试结果表明,驱动时序发生器产生的各控制信号可以满足CCD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83.
含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间苯二胺(MPD)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氧化石墨烯(GO)作为水相添加物,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GO-PA(聚酰胺)/PSF(聚砜)混合基质反渗透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膜形貌,考察了该膜对氯化钠的截留性能及耐氯性。结果表明,聚酰胺反渗透膜填充氧化石墨烯后,其分离性能优于聚酰胺膜,且具有较好的耐氯性。随着氧化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膜的通量增大,当添加量为0.005%时,膜具有最大通量,为63 L/(m2.h)。  相似文献   
84.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现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将移动agent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中,并给出了其移动agent间的可靠通信方法,实现了agent的协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移动agent的应用,入侵检测系统的节点成为了可移动的部件,从而使该模型具有了更强的抗攻击性和入侵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5.
王建明  蔡飞  张林  张世宏 《表面技术》2020,49(9):215-224
目的 提高涂层刀具在高速工况下的切削寿命。方法 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试样块和刀具表面制备不同弧电流(60、80、100 A)的AlCrBN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轮廓仪、洛氏压痕仪、划痕仪、显微硬度计、球盘摩擦磨损试验仪和切削试验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AlCrBN涂层的物相成分为固溶的fcc-(Cr,Al)N相以及少量的CrB2和fcc-BN相。随着AlCrB靶弧电流由60 A增至100 A,表面粗糙度Sq值由197 nm增至208 nm,Sa值由107 nm增至113 nm;显微硬度由3574HK0.05先增至3890HK0.05,再降至3209HK0.05;结合强度Lc2由57 N增至63 N,再降至55 N,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弧电流制备的AlCrBN涂层的磨损率依次为0.69×10-15、0.38×10-15、0.84× 10-15 m3/(N?m),涂层的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切削结果显示,AlCrBN涂层刀具在切削速度VC为60 m/min和191 m/min条件下的切削寿命均高于AlCrN涂层刀具,且80 A条件下制备的AlCrBN涂层刀具切削寿命均最长,分别为9 m和6 m。切削速度60 m/min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初期为磨粒磨损,中期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后期为粘着磨损。切削速度191 m/min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初期和中期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后期为粘着磨损。结论 AlCrBN涂层刀具与AlCrN涂层刀具相比,切削性能更加优越,并且80 A条件下制备的AlCrBN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6.
王波  张林 《煤炭学报》1996,21(4):430-432
对现行物料断面系数K的3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3种计算方法的K不同,主要是由物料在输送带上的有效宽度b的取值不同造成的.找到了物料断面系数K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7.
采用丙烯酸酯类和铬金属络合染料先配位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黄色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然后用该树脂配漆并对金银丝进行了涂布处理。研究了该树脂与染料的结合方式以及该树脂配漆涂布后的性能。实验和检测的结果表明该树脂与染料的结合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热固性树脂,且配漆后表现较好的柔韧性、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等,达到工业生产要求标准。  相似文献   
88.
以与温度相关的指数定律作为本构方程,应用无网格方法模拟了外表面为恒温时的圆管内具有黏性耗散的聚合物流动热传导问题,给出了离入口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根据黏性耗散模型计算的温度比无黏性耗散模型高出64℃,从而说明了黏性耗散在聚合物流动热传导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 无论是无黏性耗散模型,还是黏性耗散模型,其极限温度与壁面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但与入口温度无关。  相似文献   
89.
化工专业实习是化工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不稳固、实习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及管理评价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是目前化工专业实习教学面临的挑战。鉴于此,文章从建立实习基地、组建教师团队、培养学生兴趣和完善管理考核等方面介绍了浙江大学化工专业新型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情况,以及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习教学体系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0.
基于哌嗪(PIP)与均苯三甲酰氯(TMC)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的原理,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支化结构的三亚胺功能基团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哌嗪(TMPIP)盐酸盐,并与TMC界面聚合制得分子结构与TMC/PIP相同的TMC/TMPIP超薄纳滤复合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膜皮层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聚砜底膜表面形成了膜厚为100 nm左右的TMC/TMPIP超薄皮层。通过与TMC/PIP复合膜对PEG 200水溶液的分离性能相比较发现,TMC/TMPIP复合膜因其高度的网络化结构和超薄皮层,因而具有更高的截留率和水通量。考察了TMC/TMPIP复合膜对水中不同盐的截留性能,其截留率顺序与TMC/PIP复合膜相同,而通量和截留率均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