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07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32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原始数据集中含有大量噪声数据,且数据的规模很大,直接进行关联规则挖掘会影响准确度和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对原始数据先进行聚类,再提取关联规则的挖掘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减少噪声数据的干扰,消除数据对象中的冗余属性,提高规则挖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2.
秦海森  刘丽  张凤  孙大明  彭云 《表面技术》2024,53(2):221-229
目的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泡沫基材上沉积制备Ni-石墨烯复合镀层,期望借助泡沫基材的三维多孔结构和石墨烯的超高比表面积来改变复合材料的表面状态,进而获得高镀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方法 采用电沉积技术将石墨烯作为第二相粒子沉积,制备了泡沫基材-Ni-石墨烯复合电极,通过SEM和EDS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及成分,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完成了镀层电极的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电解水稳定性测试,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镀层厚度、镀液石墨烯浓度和基材形貌对镀层电催化析氢活性的影响。结果 SEM和EDS表征发现,镀层表面形貌受镀液中石墨烯浓度影响较大,石墨烯作为第二相嵌入镀层后,明显改变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其存在形态为颗粒状,在150 mg·L–1时颗粒堆积最多。进一步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探究了镀层厚度、镀液石墨烯浓度和基材形貌对电极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厚度镀层的电催化析氢活性基本相同;石墨烯质量浓度为150mg·L–1时制得的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最优,析氢过电位为211.2m V(vs.RHE),且电解水稳定性良好;泡沫基材镀层的电催化析氢活性明显优...  相似文献   
273.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检测网络谣言没有考虑到谣言各生命周期之间的深层特征以及训练参数过于庞大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时间序列和卷积神经网络的谣言检测算法(CNN-TS).首先将微博中的谣言事件向量化,其次将这些向量根据时间顺序分组为潜伏期、滋生期、蔓延期、消退期,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隐含层的学习训练来挖掘表示各阶段文本深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74.
采用Gleeble-1500D应力/应变热模拟试验机,对实验室30 kg真空感应炉冶炼的模拟50 mm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的取向硅钢(0.027%C,3.06%Si)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10~(-3)s~(-1)应变速率下,所测试的试验钢存在两个脆性温度区,即熔点至1 300℃的第Ⅰ脆性区和800~600℃的第Ⅲ脆性区。1390~1410℃是试验钢的裂纹敏感区间。在第Ⅰ脆性区,高温下树枝晶界面被富集溶质的液相膜包围是产生脆性的主要原因。在第Ⅲ脆性区,γ→α转变和760℃左右γ、α和Fe_3C三相共存以及晶界析出物,是造成塑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5.
壳聚糖/聚磷酸铵膨胀阻燃PP的阻燃及抑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聚丙烯(PP)的阻燃和抑烟性能,将壳聚糖(CS)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碳源、聚磷酸铵(APP)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酸源和气源,在此基础上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P/CS/APP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等仪器研究了PP/CS/APP复合材料的的抑烟性及阻燃性。研究结果表明:CS/APP添加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值最大可达28.1%;且复合材料在烟气释放总量、CO和CO_2排放上明显降低,抑烟性得到了提升;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值、平均有效燃烧热值、总热释放量值降低,成炭率升高,PP/CS/APP复合材料更难点燃;火灾性能指数明显提高,阻燃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火灾蔓延指数显著减小,同时火灾危险性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276.
一种改进的基于搜索树的EPC识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联网中,如何高效识别商品的EPC标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二叉树形搜索算法可将不同的标签区分开来,但空闲结点的产生影响了识别效率.在识别过程中,通过修剪二叉树上EPC标签构成的空闲结点,可以提高识别效率.研究了两个标签具有4位EPC代码的搜索,推导出两个标签具有n位EPC代码的情形,利用概率、递归技术推广到一般情况,并给出了改进后搜索方法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77.
应用激光——线阵CCD成像技术,提出了一种高速、高精度轧机轧辊平行度的检测方法,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全面分析了系统的关键部件CCD的驱动脉冲的产生和CCD视频信号的处理。有效利用单片机的接口资源提出一种新的CCD脉冲驱动方法,使CCD脉冲信号的驱动既经济又灵活。采用峰值检测法处理CCD的输出信号,解决了除噪、边缘检测和特征信息提取等关键技术,比传统检测方案更加简洁,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输出信号二值化比较电平的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278.
采用ER5356和ER5087两种焊丝对20 mm厚7A52铝合金进行冷金属过渡+脉冲焊接(CMT+P),从焊接缺陷、晶粒尺寸及析出相等多方面研究Zr添加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接头成形良好且均无明显缺陷,焊缝组织为铸态的等轴枝晶,并发现条状或块状的富铁杂质相AlFeMn以及黑色相Mg2Si。相比于ER5356焊丝,采用ER5087焊丝焊缝区的晶粒尺寸减小了28.7%,并存在圆形及椭圆形的纳米级强化相Al3Zr。两种接头均获得较高的抗拉强度,使用ER5356焊丝的接头强度约为293MPa,达到母材强度的59.4%,而使用ER5087焊丝焊接接头的强度更高,约为316 MPa,焊接系数达到64.1%。两种接头的拉伸断裂位置均位于焊缝处,拉伸断口也均以韧窝为主并伴随明显的撕裂棱,表现为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79.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茶树花的生化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对13个云南大叶种茶树花的主要生化指标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5种体外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主要生化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范围分别为41.22%~63.73%、7.74%~13.56%、1.61%~5.91%;咖啡碱、黄酮含量分别为4.98~8.46、4.21~8.63 mg/g,样品间生化含量及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茶树花样品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地界古茶树花、布朗山古茶树花、冰岛古茶树花抗氧化活性表现良好,而秧塔大白茶古茶树花最弱。茶树花体外抗氧化活性与生化指标呈现相关性,茶多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相关(P<0.0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显著相关(P<0.05),结果可作为预测茶树花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80.
为研究多层多道焊对1 000 MPa级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热模拟试验对末道焊缝金属进行一次及二次焊接热循环,并通过冲击、硬度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热循环后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次热循环下,随着峰值温度(Tp)的升高,冲击韧性逐渐下降,显微硬度先上升后下降;TP为800℃时出现了软化现象,显微硬度326 HV,冲击韧性较高为64 J;TP为950℃时,其奥氏体晶粒相对细小,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TP为1 350℃时,显微硬度最高为383 HV,冲击吸收功只有19 J,其脆化原因是冷却时获得粗大原奥氏体晶粒以及粗大的、且方向性较为一致的板条马氏体和贝氏体硬脆组织;经800℃的二次循环后,再次出现软化现象,显微硬度为313 HV,并且焊缝热影响区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1.39%,冲击韧性得到改善为59 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