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91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51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65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59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洋核动力平台因其突出的安全性已成为当今核能领域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但在海洋等非惯性条件下会使一回路系统的热工特性发生变化。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几种典型的一回路系统在摇摆条件下的自然循环流量波动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分别建立典型的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一回路系统模型布置方案,并同时考虑摇摆中心的位置,根据流体动量守恒方程,得到不同状态下一回路系统内的流量变化规律。对于单堆双环路系统,摇摆中心在船上/中/下部位置时,环路流量波动幅度分别为13.2%/11.2%/9.5%,堆芯流量波动幅度分别为0.9%/0.8%/0.6%;对于单堆三环路系统,摇摆中心在船下部时,环路流量和堆芯流量波动幅度分别为9.2%和0.8%;对于单堆四环路系统,摇摆中心在船下部时,布置方案1和方案2的环路流量波动幅度分别为9.5%和9.2%,堆芯流量波动幅度分别为0.9%和0.7%。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单堆双环路的设计布置方案是最有利于系统稳定性的。  相似文献   
42.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二叠统茅口组一直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主力产层之一,近年来以白云岩储层为目标,掀起了新的勘探高潮。然而,在储层成因的认识上,目前还缺乏针对各类储集空间的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制约了下一步的滚动勘探。为此,以阐明川中龙女寺地区茅口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为主要目标,依据地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解释等资料,从构造作用约束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储层形成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由滩相颗粒灰岩经白云石化形成;(2)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热液冲击破裂孔洞和非选择性溶蚀孔洞,构造裂缝和溶缝作为次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在热液运移和提高储层渗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海西期峨眉地裂运动和勉略洋北向俯冲所控制的基底断裂活动诱发了中二叠世晚期川北台盆的形成,并控制了台盆边缘滩相颗粒灰岩的分布;(4)在较高的古地温梯度、残余的海源流体和随断裂运移的热液流体所提供的丰富的镁离子的作用下,滩相颗粒灰岩被广泛白云石化;(5)海西期的断裂—裂缝—热液活动以及印支期的断裂—裂缝活动控制了区内茅口组白云岩储层各类储集空间的形成;(6)构造作用是川中地区茅口组白云岩储层...  相似文献   
43.
杨明平  彭荣华  胡忠于  彭军 《粘接》2002,23(3):50-51,54
环氧树脂E-20用有机硅树脂进行改性后,配以适宜的增韧剂,填料及固化剂对搪瓷反应釜进行修补,修补后的搪瓷反应釜可耐300℃,且对除强氧化剂氯磺酸和硝酸外的其他酸碱有较强的抗蚀作用。  相似文献   
44.
由于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解成为一系列线性、平稳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信号,针对单通道大跨径桥梁挠度信号分离问题,结合盲源分离和经验模式分解各自优点,提出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盲源分离方法。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简称SVD)估计信号源数目,根据源信号数目将单通道挠度信号和其本征模函数重组为多通道输入信号,应用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ICA)理论中的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FastICA)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分解,实现桥梁挠度信号各分量的分离。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ICA模型源数估计和单通道挠度信号盲源分离难题。  相似文献   
45.
湿地的生态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边艳勇  朱少杰 《广东化工》2012,39(9):133-135
在当前,湿地的生态恢复成为了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湿地的概念、生态功能以及当前湿地生态恢复的现状,总结了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原则、目标,并对一些主要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简要的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6.
彭荣华  彭军 《煤气与热力》2003,23(10):600-602
湿式储气罐的腐蚀原因主要是涂料涂层部位和漏涂部位钢板形成的大阴极和小阳极之间局部腐蚀。提出采用超粘附长效防腐涂料作为底漆、环氧树脂高氯化聚乙烯涂料作为外壁涂料、环氧橡胶煤沥青玻璃鳞片涂料作为内壁涂料,进行涂层防护。  相似文献   
47.
郭晓亮  黄德鸽  尚宁洲  彭军 《工业建筑》2012,(Z1):570-571,546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混凝土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其中混凝土抗碳化能力是衡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通过对混凝土碳化反应机理的探讨,分析导致混凝土碳化的各种因素,提出施工时对混凝土减缓碳化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漂移管直线加速器(Drift Tube Linac,DTL)分为4个物理腔,于2015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在DTL腔体低功率测量过程中,除DTL-1外,DTL-2、DTL-3和DTL-4工作频率均偏低,需要补偿的量超出了固定调谐器的调谐范围。原因发现是固定调谐器插入腔内过深,谐振腔模式发生耦合,腔体的双周期链被破坏,轴向电场稳定性不达标。利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软件计算轴向电场稳定性特性,给出耦合杆分组规律,加快了调谐效率。DTL-2所有固定调谐器达到行程极限,将两个可动调谐器在50 mm内长基础上向内延伸10 mm,工作频率达标;DTL-3和DTL-4在耦合杆上增加相同尺寸调谐环补偿频率。改进后的低功率测量结果表明:电场平整度达到±2%以内,稳定性调谐至±150%/MHz以内,温度25°C时谐振频率调整至323.9 MHz±10 k Hz,均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9.
摘要:为探究球团矿还原过程中产生恶性膨胀的问题,研究了温度对H2还原Fe2O3样条过程中膨胀性能的影响,并采用PCY G膨胀仪进行在线检测,通过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还原产物的外观形貌与显微结构,解释还原反应产生膨胀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H2还原气氛下,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800℃下样条膨胀最大,样条的最大膨胀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还原反应达到最大膨胀量所用时间逐渐缩短。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铁相连接更加紧密,样条内外产生更大应力差,致使900℃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提前进入铁相收缩的状态。  相似文献   
50.
巴楚地区东河塘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利用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资料,在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巴楚地区东河塘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研究。研究认为,东河塘组储层发育6种成岩作用,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B期。根据视压实率、视胶结率、视溶蚀率及溶蚀量4个参数值和沥青充填情况,将东河塘组储层划分为中等压实中等胶结强溶蚀相(Ⅰ)、中等压实中等胶结中等溶蚀相(Ⅱ)和中等压实中等胶结弱溶蚀相(Ⅲ)等7种成岩相类型,其中Ⅰ-Ⅲ相为有利成岩相。利用测井资料,采用k最邻近分类算法对研究区17口井进行成岩相测井连续自动识别,得出东河塘组上砂岩段储层成岩相以Ⅵ相为主,有利成岩相主要分布在伽2-玉2-巴5井区和群6-BK8-BT4-KT1井区,下砂岩段储层成岩相以Ⅱ相为主,有利成岩相主要分布在伽2-群6-BK8-巴2-康1井区,比上砂岩段更发育。有利成岩相的研究,可为优质储层预测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