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34篇 |
免费 | 537篇 |
国内免费 | 39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75篇 |
综合类 | 737篇 |
化学工业 | 1014篇 |
金属工艺 | 437篇 |
机械仪表 | 645篇 |
建筑科学 | 1047篇 |
矿业工程 | 521篇 |
能源动力 | 274篇 |
轻工业 | 613篇 |
水利工程 | 386篇 |
石油天然气 | 374篇 |
武器工业 | 91篇 |
无线电 | 111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17篇 |
冶金工业 | 416篇 |
原子能技术 | 96篇 |
自动化技术 | 1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242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242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37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438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359篇 |
2011年 | 385篇 |
2010年 | 377篇 |
2009年 | 381篇 |
2008年 | 427篇 |
2007年 | 453篇 |
2006年 | 399篇 |
2005年 | 487篇 |
2004年 | 363篇 |
2003年 | 336篇 |
2002年 | 283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282篇 |
1999年 | 298篇 |
1998年 | 286篇 |
1997年 | 251篇 |
1996年 | 269篇 |
1995年 | 255篇 |
1994年 | 221篇 |
1993年 | 170篇 |
1992年 | 214篇 |
1991年 | 172篇 |
1990年 | 216篇 |
1989年 | 144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66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6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于数据流方法的大规模网络异常发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规模和速度的增加,大规模网络异常发现要求检测算法能够在无保留状态或者少保留状态下对G比特级的海量网络业务量数据进行实时在线分析。针对在高速骨干网上进行大规模网络异常发现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的大规模网络异常发现的方法,第一次将数据流模型用于大规模网络的异常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创新点:设计了一种面向异常发现的网络流量概要数据结构和突发高频事件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监测策略定制的预查询方法来进行多数据流的关联监测并且对数据流查询进行了优化;在真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业务量进行了数据约减,使得监测部分特殊类型的数据流能最大程度地获得整体网络业务量的变化特征以提高异常发现的效率。通过真实网络环境下的实验和性能评价验证了数据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轨道交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实现了比较完善的业务网络,可提供各种话音、数据和部分多媒体业务。目前,业务网络主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垂直系统组成,每增加一个新的业务,都需要增加新的专用系统。随着需求不断细化以及业务不断地增加,这种通信网络已无法满足新业务的快速部署和竞争需求。这些问题只能从综合通信网架构规划上得以根本解决。基于NGN网络的轨道交通综合通信网由图1可以看出,车站通信系统和控制通信系统采用相同的结构,控制与承载分离,业务与呼叫分离,所有业务的控制由软交换机完成。因此能够简化系统设计,减少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氩激光联合活血散瘀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氩激光联合活血散瘀中药治疗组40眼和单纯氩激光治疗组30眼,随访6~12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出血和黄斑水肿变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中药治疗组患者和单纯氩激光光凝组治疗前后视力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最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者较后者视力进步明显。而且联合中药治疗出血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前组(P<0.05),并且两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虽然治疗6月后两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后者较前者发生率低。结论氩激光光凝联合活血散瘀中药治疗更能促使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出血吸收、黄斑水肿减轻及视功能的改善,在总体上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通用个人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DN 的商用化和移动通信的普及,标志着只能利用固定终端进行通信的时代已经结束。智能网(IN)的导入使通信网能够及时增加或变更网路功能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然而上述各项网路技术并未冲破终端识别(线路识别)与用户识别的固有联系,也就是说直至现在仍然维持着近百年来通信网所采用的号码体系:每一个终端(或一条用户线路)对应一个号码,通信网根据号码识别终端并以此来识别用户。用户一旦离开自己的终端,就不能及时接收和建立呼叫。虽然,在ISDN 中利用无条件呼叫转送等补充业务可以将呼叫转接到预先指定的终端上进行通信,但这与“不论在何时、何地、利用何种业务都能立即通信”的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许多国家每年都有数百万个家庭移居和众多的办事机构搬迁,造成大量电信号码的变更,给通信联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提出了直接识别用户的通信方式,即通用个人通信(UPT: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的概念。UPT 要求将识别终端(线路)的号码体系改变为直接识别个人的号码体系。在个人号码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8.
109.
高速实时的一种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测量方法的电子邮件蠕虫异常检测方法,用来检测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的流量异常。根据邮件流量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日周期特性和周周期特性,首先计算出当前邮件流量和历史邮件流量的最小Hellinger距离,通过带泄漏的积分触发方法把邮件流量的Hellinger积累起来,从而把邮件蠕虫在传播过程中没有明显流量特征的慢速酝酿阶段的异常特征进行积累,达到在其进入快速传播期之前检测出异常的目的。检测过程只需要检查邮件的流量信息,因而适合大规模高速网络的异常检测。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