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4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27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9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简易湿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普遍存在的烟气带水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旋流板除湿装置自身结构及运行参数对除湿性能的影响,并且将试验研究结果用于工程实际,较好地解决了烟气带水问题。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构建了煤炭热解煤气吸附强化重整制氢工艺流程,对强化重整、煅烧再生、蒸汽余热发电等单元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在钙碳比为2.75,水碳比为3.5,重整温度650 ℃条件下,对不同重整压力(0.5、1.0、1.5、2.0 MPa)工况进行了模拟,利用热效率和?效率、制氢能耗、水耗和单位煤气制氢率等指标对系统进行了性能评价和优化。模拟结果显示,重整压力为0.5 MPa时,系统热力学性能最优。作为对比,开展了水蒸气重整工艺系统的模拟。对比结果显示:相同进料条件下,强化重整制氢氢气产量提升7.66%;能量转化效率达到79.55%,?效率从73.14%提高到77.63%,系统效率显著提高。综合系统效率和氢产量等指标,热解煤气强化重整制氢系统具有较优的技术性能,可作为现阶段煤气制氢的途径之一,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制氢技术。  相似文献   
53.
贝壳与石灰石脱硫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CT-2型热天平对4种贝壳和2种石灰石脱硫剂的脱硫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压汞仪对试验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贝壳的化学成分与石灰石相似,其CaO质量分数在54%以上,脱硫性能有相似之处,但贝壳比石灰石有较好的微孔结构,贝壳型CaO的内部孔径多数在0.2-4.2μm之间,而石灰型CaO的孔径多数在0.016-0.16μm之间,使气体在贝壳内部的扩散阻力较小,有利于脱硫剂的完全反应,钙利用率较高。试验得到贝壳的最大钙利用率可达71%,而石灰石的钙利用率只有43%,同时贝壳还具有较高的最佳脱硫温度和较好的耐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54.
针对440t/h大型燃煤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分别在静电除尘器(ESP)前后水平烟道进行颗粒物采样,研究不同燃烧工况变化(包括煤质、锅炉负荷、n(Ca)/n(S)和氧量)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静电除尘器效率随着粒径减小逐渐下降,对亚微米颗粒收尘效率不足90%,排放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占据较大的份额,一般在70%~90%左右;随着煤中灰分含量的增加,锅炉负荷的增加,颗粒物排放浓度逐渐增加,静电除尘效率下降;添加石灰石后颗粒物浓度明显增加,CaO对颗粒物凝并和团聚有一定作用,使得静电除尘器前粗颗粒物所占烟尘总量的百分比增加,烟尘颗粒d(0.5)从35.25μm增大到48.50μm;燃烧气氛含氧量增大时,排放颗粒物的粒径逐渐减小,PM1、PM2.5和PM10总排放量都是增大的.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220 t/ h 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旋风分离器进行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分级分离效率及一些因素如入口风速、飞灰浓度、粒径大小、烟气温度等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分离性能对循环倍率、炉内燃烧等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升高会减少分离效率; 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随进口烟速的增大而增大、随飞灰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飞灰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循环倍率越高,要求的分离效率越高; 燃料中灰分越高,所要求的循环倍率越大。  相似文献   
56.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混凝土技术使得混凝土早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成型和提升力学性能,极大缩短养护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是颇具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利用方式。对基于工业固废的加气混凝土的二氧化碳养护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着重研究了原料掺比、养护压力以及养护制度在CO2矿化反应中的影响。二氧化碳养护加气混凝土配方主要由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固碳性能共同决定。通过SEM和XRD分析等方法表征了在不同养护工况下反应产物的变化特点,同时使用压汞法测定了CO2养护前后的孔隙分布。结果表明,对自然养护4 d后的加气混凝土进行2 h CO2养护,试件固碳率随着养护压力升高而升高,低压养护和梯级养护有利于降低加气混凝土试件的力学强度损失,梯级养护中CO2浓度/分压力越高,加气混凝土试件表观固碳率越高;在相同的CO2养护条件下,SEM观察到矿化反应产物有不同形貌,如球状和纺锤形等,XRD分析则进一步证明了碳酸钙有3种不同晶型;CO2养护后,孔径0.01~0.10μm微孔降低明显,表观固碳率越高,对加气混凝土试件的填充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57.
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介绍了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难点,并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研究中两种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粉煤灰-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固比、原料配比、养护时间、CO2压力等因素对固碳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50%钢渣与10%粉煤灰掺比的试件,在剩余水固比w/s=0.25时达到了最高的固碳率和抗压强度.当CO2养护压力由0.2 MPa上升到2 MPa时,固碳率提高了45%.XRD分析表明与自然养护对...  相似文献   
59.
典型火灾可燃物生物质热失重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十种生物质的热解行为进行了热重分析(TG)和差分热重分析(DTG)试验研究。深入研究了气氛、样品种类、含水率对生物质热失重曲线特征的影响,建立了“分阶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生物质不同气氛下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0.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详细的热效率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及其各项热损失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如何通过改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来提高锅炉热效率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