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4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27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9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在固定床加氢微型反应器上进行NiWP/Al_2O_3催化剂的煤焦油模化物加氢实验,分析了催化剂初期快速失活的原因。本实验采用N_2吸附-脱附、XRD、元素分析、SEM、TPO-MS、TG、FTIR和XPS等方法分析催化剂反应前后的性质变化及表面积碳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反应进行,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和加氢脱氧活性变化不大,而加氢脱氮活性快速下降;催化剂快速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表面生成积碳,覆盖其表面的反应活性中心,使加氢反应活性下降;表面积碳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还有少量脂肪烃。  相似文献   
62.
脉冲放电降解垃圾焚烧飞灰PAHs和二恶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炉处理城市垃圾后排放的粉尘中含有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安全的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和二恶英。该文采用高压正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垃圾焚烧炉布袋除尘器中飞灰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飞灰的孔隙结构、微观表面形态及其PAHs和二恶英含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高压正脉冲电晕放电可以使颗粒表面产生物理脆性变化,从而改变其原有的孔隙结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放电后粉尘中PAHs和二恶英含量明显降低,而且随着放电峰值电压升高,降解效率逐渐增加。随着粉尘中PAHs和二恶英初始浓度的增加,降解效率有所减小,峰值电压为30 kV时对高浓度二恶英的降解效率为5%~15%,对低浓度二恶英的降解效率可以高达50%。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PAHs的降解效率逐渐增加,放电时间3 min对其降解效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63.
添加剂对秸秆燃烧过程中碱金属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小型燃烧装置上对秸秆及秸秆与添加剂混合物进行了燃烧试验,并对燃烧过程中凝结在金属管道表面的沉积物和分离器灰进行了分析.添加剂包括:高岭土(AI2Si2O5(OH)4)、燃煤飞灰、硅藻土(SiO2)、氢氧化铝(Al(OH)3)和碳酸钙(CaCO3).试验结果表明,高岭土、 燃煤飞灰和硅藻土,可以减少沉积物中水溶性钾和氯的质量分数.对纯秸秆和以高岭土为添加剂的沉积物和灰进行了SEM EDX分析, SEM图片显示沉积物中主要是由被黏接物黏在一起的圆形球状颗粒组成.EDX测试结果表明,燃烧纯秸秆的球形颗粒主要由钾、硅和钙组成,而以高岭土为添加剂的秸秆燃烧沉积物中的球形颗粒主要由钾、硅和铝组成,两个样品中的黏接物主要是由氯化钾(KCI)组成,由此证明了合适的添加剂可以和气态的KCI反应并减少其在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进而减轻了秸秆燃烧过程中由碱金属引起的沉积所造成的腐蚀.  相似文献   
64.
采用能量系统热经济分析软件(TAESS)对75t/h循环流化床煤多联产能源系统进行了热经济分析,得到了系统组元的产品单位炯成本,并分析了系统组元产品单位(火用)成本的分布形成过程.得出煤多联产系统(火用)效率为58.64%,锅炉、净化系统和汽轮发电机组等组元是挖掘提高运行效率潜力的主要部件.产品成本分析对于系统运行状况评价、终端产品定价、优化设计以及故障诊断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5.
在冷态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对不同一二次风配比、上下二次风配比以及前后二次风配比对矩形截面流化床锅炉内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次风配比增加有利于减小炉内的磨损程度.炉内磨损随上下二次风配比没有明显的变化.前后二次风配比的分析表明,较大比例的前墙二次风会加速气固流向出口的运动,使得磨损略有增加.为了减小锅炉内磨损,应该在保证床能够充分流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二次风的份额,同时为减小二次风对上升气-固流的切断效果,二次风不宜过大.由于前后墙二次风的配比对磨损有较大影响,其配比采用50/50左右比较适宜.同时对炉膛的角落区域采用耐火材料涂覆,耐磨层和非耐磨层的过渡区应尽量圆滑平缓,尽可能减小炉内的不规则区域存在.炉膛的出口布置会影响稀相区磨损,对于该炉型,应该注意稀相区后墙及左墙的防磨.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防磨用的撞击式分离器的试验研究,发现颗粒粒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存在一较佳值。经过颗粒的理想碰撞反弹飞出速度的计算,指出在颗粒分离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碰撞反弹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分离性的影响。这些结论,可对低浓度撞击式分离器的设计给予一定启示。最后简要分析了安装分离器后能取得的预期防磨效果。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兼具冷却和细灰分选功能的冷渣器的设计过程,叙述了该冷渣器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配套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68.
煤部分气化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气化后的半焦的利用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在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热解/气化后半焦的孔隙特性,并在该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了不同气氛下制得的半焦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半焦燃烧后其大颗粒的灰渣较少,粒度在0.6~1.0 cm之间的最多,这非常有利于灰渣的综合利用;其次,半焦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非常低,因此煤部分气化集成半焦燃烧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技术。  相似文献   
69.
内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的试验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内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炉,它由气化室和燃烧室组成,采用蒸汽和空气鼓风,可产生中热值煤气。在小型试验台上对运行参数和结构尺寸对物料循环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合理的运行设计参数,并建立了颗粒通过水平孔口物料循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100kg/h小型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设计。图10表4参9  相似文献   
70.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进行技术评价,主要有生物质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发电技术和生物质型煤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本文在阐述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上述各种技术发展现状与近年来的应用情况,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