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82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李铁虎 《山西建筑》2003,29(7):284-285
就平地机的结构特点以及在摊铺作业、找平作业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与分析,提出了平地机的发展动向,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平地机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针刺炭布/网胎复合织物中的纤维转移和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T-300炭纤维平纹布和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网胎预复合后,使用15×16×36×3C222G73012型刺针,接力层叠针刺制备炭布/网胎复合织物。通过SEM研究了刺针对纤维的转移作用及损伤情况。结果表明,网胎纤维在刺针倒钩带动下,沿垂直方向转移后,以"销钉"作用形成"板钉"状网络结构,和平面织物一起构成复合织物的准三维网络结构;在针刺过程中,刺针对网胎和炭布纤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炭布纤维的损伤造成平面内强度的大幅度降低,在针刺密度为8针/cm2,针刺深度为12mm的情况下,炭布拉伸强力经向从2140N下降为1440N,纬向从1970N下降为1280N。损伤的炭布纤维在z向基本无转移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添加剂对中间相沥青炭微球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分别添加3%(质量分数)的炭黑、硫、氯化铝和对甲苯磺酸于420℃保温2h制备MCMB,研究比较了这4种添加剂对MCMB制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黑、氯化铝和对甲苯磺酸作添加剂均能制备小粒径的MCMB,其中炭黑作用下制备的MCMB形度好、粒径均一,但表面粘附有炭黑颗粒且收率低;氯化铝作用下制备的MCMB球形度好,表面光洁,单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相对集中,收率较高;对甲苯磺酸作用下制备的MCMB粒径较小时粘结融并现象严重,粒径较大时有较好的球形度与单分散性;硫作添加剂制备的MCMB粒径较大,球形度差,粘结现象严重.氯化铝是其中较好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4.
以蔗糖为浸渍碳源,以非水体系快速挥发法所合成的介孔氧化硅为模板,采用液相浸渍法制备介孔炭。用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分析(TGA)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非水体系快速挥发法合成的介孔硅材料是制备介孔炭的优良模板,所制备的介孔炭具有有序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与大孔容。  相似文献   
105.
刘琨  李铁虎  张俊安 《微电子学》2019,49(4):467-470, 476
介绍了一种高速宽带锁相环的架构设计和基本原理。设计了双压控振荡器结构,使得锁相环输出时钟信号的频率范围达到6.0~12.5 GHz。基于锁相环的线性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各单元电路的相位噪声对总体输出相位噪声的影响。基于65 nm CMOS工艺,根据各单元电路相位噪声的典型数据,对锁相环的输出相位噪声和等效时钟抖动等参数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电荷泵、输入参考时钟、分频器、压控振荡器对整体输出噪声的贡献分别为35.8%、30.3%、18.3%、14.6%,环路滤波器对相位噪声贡献很小。锁相环的整体仿真结果显示,在各种工艺角下,锁相环的输出时钟信号频率均可达到12.5 GHz,高频输出相位噪声带来的时钟抖动均小于1 ps。  相似文献   
106.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作为一类新型二维纳米材料,自2011年发现以来,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得到了广泛研究。MXene除具有传统二维材料的优异性能外,其高的导电性、良好的润滑性及电磁性等特殊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能量存储、催化、润滑、电磁屏蔽、传感器、水净化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Xene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MXene的结构、性能和制备方法,以及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相关成果,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短板,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氧化石墨烯(GO)与氰酸酯树脂(CE)/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共混制备了CE/HBPSi/GO复合材料,研究了GO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GO可以有效提高CE/HBPSi的韧性和强度,还可以改善其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湿性。当GO的质量分数为0.8%时,CE/HBPSi/GO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1 kJ/m2和131.6 MPa,并且该体系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角正切和吸水率均低于CE/HBPSi体系,热稳定性优于CE/HBPSi体系。  相似文献   
108.
炭/炭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喷涂钨涂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炭/炭复合材料表面喷涂成型了0.8—1mm厚的钨涂层和含有0.03—0.08mm担中间涂层的钨涂层。SEM和金相显微镜分析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涂层组织致密,孔隙较小。涂层剪切强度5~MPa,压缩强度大于100MPa,相关分析表明试样破坏首先发生在基体材料内部。  相似文献   
109.
催化剂在浸渍增密C/C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煤沥青浸渍增密C/C复合材料时,如何提高煤沥青的残炭率,减少制造过程中闭气孔的形成,是降低复合材料制造成本的关键。本文采用在浸渍增密前,将预制体炭纤维浸泡在硝酸镍溶液中,然后烘干、浸渍的方法增密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由于在沥青炭化过程中,硝酸镍分解产生的N i具有催化作用,从而可使浸渍增密效果提高,制造过程中形成的闭气孔减少。在经过6次浸渍/炭化处理后,C/C复合材料的密度可达到1.70 g/cm3以上。  相似文献   
110.
采用交联催化法使普通的中温煤沥青成为碳-石墨材料的优质粘结剂,在探讨改质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改进的低压浸渍工艺对浸渍增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浸渍增密规律──2/3法则.并研究了改质沥青的残碳律及由它制成的碳-石墨材料的强度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此法改质的沥青不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而且易与工业生产配套,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碳-石墨材料用粘结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