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41篇
机械仪表   13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5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纳米碳化钨粉末制备过程中不同炭源、碳化温度和碳化时间对产品物相及晶粒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较佳的碳化工艺:即有机炭在碳化温度和碳化时间分别为1100℃、2h的条件下进行碳化。  相似文献   
92.
Ni70Mn25Co5合金组织对人造金刚石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触毁合金组织结构及第二相含量对金刚石合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组织中第二相含量的增加,金刚石粒度变细,强度降低,合成工艺调节难度增加;触媒再结晶组织有利于金刚石合成效果的提高及合成工艺的改善,触媒组织中第二相 位错明显影响金刚石形核数量。  相似文献   
93.
熔铸工艺对2618合金中Al9FeNi相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熔体过热、加冷料搅拌及冷却速度对2618合金中Al9FeNi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618合金熔体720℃正常熔炼浇注相比,熔体960℃过热处理可得到更加细小均匀的针片状Al9FeNi相,特点是880℃过热加纯铝锭冷料搅拌处理可得到长度约4um的细小颗粒状Al9FeNi相,而合金熔体在720℃过热后缓慢冷却导致Al9FeNi相的初晶偏析。  相似文献   
94.
金刚石涂层用高钴硬质合金基体表面二步浸蚀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先用Murakami剂浸蚀WC相,再用(H2O2 H2SO4)酸混合液除去Co相的二步法浸蚀YG15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的过程;并在浸蚀过的硬质合金基体上,用热丝法沉积了金刚石薄膜。结果表明,二步浸蚀法可在基体表面深度为6-12μm的范围内,使Co含量从15%降低到0.85-5.42%,并使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到Ra=1.0μm,但会导致硬质合金基体表面的硬度从85.5HRA降低至83.3HRA;在该硬质合金基体沉积金刚石薄膜之的后,发现样品的金刚石薄膜结构具有{110}和{111}面取向,金刚石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95.
稀土Y对ZK60合金板材退火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ZK60合金及ZK60(0.9Y)合金热轧板材在300-400℃下进行了不同时间退火,观察其组织及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30min退火后,合金均出现再结晶组织,稀士Y的添加导致ZK60合金再结晶品粒尺寸细小,300-400℃退火后晶粒长大幅度较小,400℃退火120min后晶粒尺寸为20um,δ为226.9MPa,经计算,Y元素的加入提高了ZK60合金再结晶晶界迁移激活能,其激活能由42.66kJ/mol增加至56.34kJ/mol,并建立了合金的再结晶晶粒长大模型.  相似文献   
96.
Mg-Gd-Y-Mn合金挤压及时效过程中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Instron材料试验机研究了Mg-9.05Gd-5.11Y-0.43Mn(wt%)合金热挤压及随后200℃等温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铸锭晶粒粗大,热挤压发生动态再结晶使合金的晶粒尺寸减小;实验合金在200℃下时效具有明显的时效硬化效果;片状相沿棱柱面的大量析出是产生峰值时效硬化的主要原因,对合金强度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该合金在室温及300℃下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WE54合金.  相似文献   
97.
机械合金化制备Fe3Si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原子配比3:1的Fe、Si混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并用金相显微镜和XRD分析了热压成型前后的材料组织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原子配比3:1的Fe、Si混合粉末经机械合金化最终产物为α-Fe(Si)过饱和固溶体,而不是非晶态;合金化合后的粉末经热压后可得到了有序的Fe3Si金属间化合物;而球磨取样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是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Fe基非晶/纳米晶粉末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及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PS温度对球磨熔体快淬Fe70Cr8Mo2Si5B15粉末以及MA Fe73.5Cu1Nb3Si13 5B9 和Fe80Co4Nb7B9纳米晶粉末的烧结块体合金组织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30MPa/5min条件下,块体合金相对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烧结温度为1000℃时,Fe70Cr8Mo2Si5B15合金相对密度已达99%以上,当烧结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050℃后, Fe73.5Cu1Nb3Si13.5B9和Fe80Co4Nb7B9合金相对密度也达到99%;(2)烧结块体合金的主要组成相为α-Fe相,尚存在少量的第二相金属间化合物,这些块体合金α—Fe相的晶粒尺寸均处于纳米级范围内,以Fe70Cr8Mo2Si5B15块体合金的晶粒尺寸为最小,其平均晶粒尺寸约50nm; (3)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这些块体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增大,矫顽力Hc随之降低,以Fe70Cr8Mo2Si5B15块体合金的矫顽力Hc(4.1kA·m-1)最低.  相似文献   
99.
稀土元素Y和Nd对Mg-Zn-Zr系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添加稀土元素Y和Nd的Mg-Zn-Zr系ZK60变形镁合金进行了热轧及热处理,测试了ZK60合金及ZK60RE合金室温拉伸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观察了合金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初步探讨了微量稀土元素Y和Nd在ZK60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机理及其不同成分对该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和Nd均能够细化ZK60合金的铸态组织,使其室温断裂强度大幅度提高。其中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下同)为Mg-5.5Zn-0.7Zr-0.5Y-0.5Nd和Mg-5.5Zn-0.7Zr-0.6Y-0.6Nd的合金强化效果显著,比未添加稀土元素的ZK60合金室温断裂强度分别提高了14.94%和20.2%。  相似文献   
100.
对双金属带锯条表面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金属居条基体表面存在着含Mg,Si,Cu和S等元素的Al2O3和Fe2O3复合氧化物夹杂组成的微凹坑,是表面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