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3篇 |
免费 | 136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9篇 |
综合类 | 172篇 |
化学工业 | 263篇 |
金属工艺 | 98篇 |
机械仪表 | 159篇 |
建筑科学 | 186篇 |
矿业工程 | 79篇 |
能源动力 | 42篇 |
轻工业 | 272篇 |
水利工程 | 133篇 |
石油天然气 | 99篇 |
武器工业 | 17篇 |
无线电 | 28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6篇 |
冶金工业 | 47篇 |
原子能技术 | 24篇 |
自动化技术 | 1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72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精确控制烟丝掺配的瞬时掺配比例,提高其过程控制能力,通过分析产生掺配累计误差的影响因素,建立误差补偿数学模型,优化掺配从称设定流量的算法,依据瞬时累计误差计算流量修正值,从而对从称流量进行实时的动态修正;通过加快生产结束时叶丝出料速度,稳定主称的尾料流量,进一步消除主称流量波动对掺配精度的影响。由于采用动态误差补偿技术,稳定了掺配流量,提高了掺配精度,实现了对掺配比例的精确控制,保障产品烟支内在品吸质量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其CPK值由原来的0.52提高到3.33,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讨论了一种5自由度焊接机械手运动学仿真问题,建立了专用机械手的位姿方程,详细地进行了此专用机械手的位姿分析,并应用ADAMS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为物理样机的试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993.
994.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AVL FIRE中的ESE模块,建立4100直喷式柴油机的几何模型和计算网格;通过CFD模块设定边界条件、初始条件,构建科学而合理的模拟平台。设置因素EGR率变化,找出EGR率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研究旨在探寻不同提取溶剂对余甘子核仁油品质的影响,为余甘子核仁油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机械压榨法为参照,对比了8种不同类型提取溶剂对余甘子核仁油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压榨法提取余甘子核仁油的含油量仅为4.71%,与压榨法相比,溶剂法更适合余甘子核仁油的提取,含油量均大于14%。在此基础上,以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提取所得余甘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余甘子核仁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5种脂肪酸,其相对百分含量之和达98%以上。余甘子核仁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α-亚麻酸和亚油酸,二者相对百分含量之和超过60%,其中含量最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α-亚麻酸,其相对百分含量超过44%。通过整体分析看出,在选取的8种不同类型溶剂中,长链小极性溶剂更有利于提高余甘子核仁油的品质。其中,正己烷为余甘子核仁油的理想溶剂,不仅油脂提取率高,油脂色泽和透明度优于其他几种溶剂,P/S值(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也相对较高,且含有微量菜油甾醇。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O42-/TiO2固体超强酸,以异辛酸与季戊四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浸渍液种类及浓度、焙烧温度对固体超强酸催化性能的影响。用流动指示剂法测定催化剂的酸强度,并采用原位吡啶吸附的IR谱图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H2SO4浸渍液浓度为1.0 mol.L-1、500℃下焙烧3 h制备的SO42-/TiO2催化剂活性最好,酯化率可达到85.0%。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通过降阶法给出了求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通解的方法.井根据特征根的不同情形给出了具体的通解公式.即可通过积分直接求微分方程的通解。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