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99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82篇
金属工艺   40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77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0-3型改性PZT/IPN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PZT纳米陶瓷粉体,粉体直径50nm左右。以改性PZT陶瓷粉体为压电相,以同步法制备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为基体相,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0-3型改性PZT/IPN复合材料。采用自制极化装置对复合体系进行电晕极化,极化电压为9.5kV、极化温度为100℃、极化时间为45min。对不同改性PZT含量的复合材料介电、压电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压电性能介于有机和无机体系之间。随着PZT陶瓷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参数逐渐接近陶瓷相。  相似文献   
12.
用胶体化学的方法获得PZT溶胶,利用LB技术制备PZT超细陶瓷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热处理后得到PZT超薄膜.由π-A曲线确定了具体的拉膜工艺参数和条件,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AFM照片对复合LB膜和超薄膜进行表征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超薄膜中PZT超微粒排布较均匀,覆盖度较高;复合膜层均匀,在194 nm和256 nm处均有较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DELL 1400笔记本作为PC机端,采用诺基亚7610作为S60的手机端,通过蓝牙技术实现二者的互控应用的设计。论文给出了统软硬件配置设计、电脑控制手机的具体实现步骤和应用以及手机控制PC机的实现。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季  阎鑫  孙文涛  徐晓宁  邵磊 《电源技术》2022,46(2):186-189
针对光伏阵列在环境突变情况下尤其是局部阴影下的多峰值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与改进粒子群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该算法利用BP神经网络近似定位最大功率点,并利用对粒子群算法中的惯性权重值进行非线性动态优化后的改进粒子群精确定位最大功率点。仿真结果表明,复合算法可以更好地跟踪最大功率点,有效避免前期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高了精度,减小了功率振荡。  相似文献   
15.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高动态性使得高动态范围图片在现有数码设备上捕获相当困难,同时基于现有显示及打印设备的低动态特性高动态范围图片的显示也十分棘手,本文将介绍并分析近年来有关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生成及显示方法,比较其优劣,并对典型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针对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对其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MANET中安全接入的概念以及主要的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对MANET的主要安全接入技术进行了回顾,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几类典型的安全接入方案进行了比较,并对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胜利新滩油田的油包水(W/O)型稠油的常温粘度高、流动性差、集输能耗大,必须对其进行降粘处理,否则难以集输.基于新滩W/O型稠油加剂后的降粘效果与稳定性,采用复配技术研制其反相降粘剂VRKD18.该剂为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合体系,其使用与储存方便,对新滩W/O型稠油的降粘效果显著,可使其50℃51 s-1下的表观粘度由7 000~11 000 mpa·s降到100mpa·s以下.采用影像分析技术,观测与分析新滩W/O型稠油的加剂反相过程、微观结构及液滴粒径分布,进而探讨其降粘机理.结果表明,新滩W/O型稠油在VRKD18剂作用下可自发反相,其粘度降低主要是由于VRKD18剂改变了其内外相结构、分散液滴相互作用的大小及方式,这为其集输工艺的更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