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18篇 |
免费 | 387篇 |
国内免费 | 2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94篇 |
综合类 | 431篇 |
化学工业 | 750篇 |
金属工艺 | 400篇 |
机械仪表 | 493篇 |
建筑科学 | 533篇 |
矿业工程 | 310篇 |
能源动力 | 135篇 |
轻工业 | 516篇 |
水利工程 | 334篇 |
石油天然气 | 297篇 |
武器工业 | 75篇 |
无线电 | 6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30篇 |
冶金工业 | 243篇 |
原子能技术 | 65篇 |
自动化技术 | 6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133篇 |
2022年 | 154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318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34篇 |
2010年 | 259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236篇 |
2007年 | 324篇 |
2006年 | 284篇 |
2005年 | 300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249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225篇 |
1998年 | 160篇 |
1997年 | 171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126篇 |
1994年 | 180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124篇 |
1991年 | 106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65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7年 | 5篇 |
1961年 | 6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含铁MCM-41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液相沉积方式,向MCM-41有序介孔微球的介孔中引入铁盐,通过加热使铁盐分解,铁以氧化物纳米颗粒或Fe-O纳米团簇的形式存在于有序介孔微球的介孔中,从而获得含铁MCM-41有序介孔微球.对不同铁含量的MCM-41进行了比较性表征,并研究了不同铁源对含铁MCM-41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以Fe(acac)3的甲苯溶液和Fe(NO3)3的水溶液为铁源时,所得试样中铁的含量均随铁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铁离子浓度相同时,由前者所得试样的载铁量是后者的3~4倍,最大铁负载量达1 mmol8226;g-1.载铁后,有序介孔微球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减小.以Fe(NO3)3的水溶液为铁源时,载铁前驱体试样煅烧后,MCM-41的硅氧骨架发生收缩,而以Fe(acac)3的甲苯溶液为铁源时,MCM-41的硅氧骨架未见变化.因此,从载铁量及负载过程对有序介孔材料骨架结构的影响看,Fe(acac)3的甲苯溶液作为铁源用于合成含铁MCM-41优于Fe(NO3)3的水溶液. 相似文献
102.
103.
105.
Ag和Ta离子双注入改善Ti6Al4V合金耐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g和Ta离子双注入对医用Ti6Al4V合金进行表面改性, 即以Ag离子1.0×1017 cm-2 先注入、以Ta离子1.5×1017 cm-2 后注入合金样品表面. 采用纳米力学探针研究离子注入前、后Ti6Al4V样品表面硬度随压入深度的变化, 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离子注入前、后样品的耐磨性, 利用XRD和XPS研究样品表面的物相组成和元素化合态. 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后样品磨损量降低了77%. 耐磨损性能的明显改善归因于样品硬度增加, 磨损开始阶段保持低摩擦系数的时间较长和离子注入后合金固溶强化. 相似文献
106.
以AZ3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焊接热输入对TIG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输入较大时,熔池液态金属的高温停留时间过长,冷却速度慢,焊接接头的过热问题较为严重,从而造成焊缝金属的组织晶粒长大,热影响区的宽度明显变大;而热影响区的粗大晶粒,降低了接头的性能,是接头断裂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107.
108.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列举了国内外部分火电厂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状况,并通过其与传统DCS的比较阐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110.
针对目前可靠性分析方法必须采用很大的统计样本数据和采用概率统计方法计算齿轮箱可靠性的不足,提出了利用齿轮箱运行状态信息来实现小样本条件下齿轮箱可靠性估计的方法:基于小波信息熵归一化的可靠性估计。基于小波信息熵归一化的齿轮箱可靠性估计是对齿轮箱运行工程中的振动信号利用第二代小波包进行分解和重构计算,得到分解频带信号,然后计算分解频带信号的相对能量和小波信息熵归一化,最后根据小波信息熵归一化获得反应齿轮箱运行状态可靠性的指标——可靠度。在对齿轮箱可靠性估计的应用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合理,为齿轮箱在缺乏大样本数据、非概率统计条件的可靠性估计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