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得到氧化铜纳米颗粒,进而制备氧化铜纳米流体并与石墨烯纳米流体复合得到CuO/G纳米流体.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CuO/G纳米流体在太阳光波段显示出比氧化铜纳米流体和石墨烯纳米流体更加优异的光吸收性能,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CuO/G纳米流体的辐照度逐...  相似文献   
72.
天然气液化装置中采用低温液力透平替代传统LNG或MR混合冷剂J-T节流阀实现节流降压是提高天然气液化装置效率的先进技术,也是全球天然气液化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目前已拥有超过136座的天然气液化工厂,但尚未实现低温液力透平的国产化和工业化应用。为此,通过对LNG液力透平工艺及控制系统开发、本体水力模型优化设计、样机结构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开发了国内首套LNG液力透平系统(设计流量为40 m3/h),用于回收LNG冷箱出口LNG压力能。LNG液力透平系统在中海石油广东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天然气液化装置完成了系统启停、变流量、变转速多工况工业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样机本体运转平稳,低温机械性能良好,运行性能参数基本达到设计预期;2工艺及控制系统、变频发电系统设计可行,可与已有天然气液化装置上的LNG产品J-T节流阀自动平稳切换使用,平均可提高LNG产量2%,发电8.3 k W。  相似文献   
73.
冯岩岩  李振林  姬忠礼 《节能技术》2021,39(4):305-311,331
采用大涡模拟研究了通入微气泡对光滑平板及部分粗糙平板湍流边界层减阻的影响.在计算域进口引入扰动以在较短距离内生成雷诺数(基于边界层动量厚度)为1430的平板湍流边界层.利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生成算术平均粗糙高度为75μm的粗糙表面轮廓曲线.结果表明,微气泡体积分数增大时,作用在微气泡上...  相似文献   
74.
工业指标是矿山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优化工业指标能使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优化项目投资效益。本文根据某金矿提供的地质资源模型,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应用Minesight三维矿业软件优化露天开采工业指标,实现了矿产资源利用与项目效益优化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5.
由于组成和流态的复杂性,凝析天然气测量属于多相流测量范畴中的特例,准确测量各相流量的大小具有较大难度,现有测量技术无法满足凝析天然气测量对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为此,开发了一种基于内锥与文丘里组合的新型双节流多级差压凝析天然气测量技术,该技术考虑了内锥边壁收缩与文丘里中心收缩的特性,将两者上下游串联,形成双差压测量信息,通过虚高模型差异性,满足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实验室性能验证和工业现场性能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气相测量误差在±2%以内,液相测量误差在±10%以内,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6.
77.
浅析影响人类健康的地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地质环境,指出自然地质环境造成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异常,人为地质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将导致人体患一些地方性疾病,对地质环境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8.
79.
系统介绍了燃烧后化学吸收法脱碳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从强化吸收、强化解吸和联合工艺3个方面对节能工艺的工艺原理、节能效果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强化吸收包括吸收塔中间冷却和贫液分流工艺,强化解吸包括解吸塔中间加热、富液分流、蒸汽压缩、多压力解吸工艺,分析表明,富液分流、蒸汽压缩和多压力解吸工艺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对多种节能工艺集成优化具有更显著的节能优势。对吸收剂与节能工艺间的匹配性问题展开了讨论,结果表明,开发低能耗吸收剂并结合节能工艺的优化是实现化学吸收法脱碳工艺降本增效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0.
某企业加强班组安全建设,通过强化部门重视、提高班组长安全素质、严格考核安全责任制、规范班组安全日活动管理、增加员工安全意识等措施,班组安全标准化达标率由2012年的32%提高到2013年的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