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选取寒区花岗岩为试样,在冻结温度为-40 ℃,融解温度为20 ℃条件下分别进行0,10,20,30和40次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循环后的岩样进行核磁共振(NMR)测量,得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岩样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及核磁共振成像图像。结果表明:花岗岩的T2分布主要为3个峰,第一个峰和第二个峰的面积之和占全部峰总面积的98%以上,表明微孔隙占绝大多数;在经历10,20,30和40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岩石的T2谱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孔隙率分别增大了14.0%,0.9%,16.2%和1.6%。核磁共振图像显示冻融循环后岩样的孔隙空间分布情况。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征的变化规律,为岩石冻融损伤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2.
在武器装备可靠性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覆盖"全系统、全特性、全过程"的数字孪生体系结构,明确了可靠性数字孪生的定义,界定了可靠性数字孪生与性能数字孪生的相互关系.并且,从系统层级、系统特性、系统过程3个维度分析了产品数字孪生框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包括故障物理模型、传感器数据监测、健康信息感知、使用与维修映射、数...  相似文献   
43.
随着深部开采活动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矿山面临着因地热导致的矿井热害难题。为探讨高温巷道围岩喷涂隔热材料后的降温效果,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20 m中段为研究对象,进行围岩热力学参数测试,并利用Ventsim软件开展-20 m中段全区域巷道喷涂隔热材料的降温效果仿真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进风条件下局部巷道区域喷涂隔热材料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在-20 m中段全区域喷涂隔热材料后,平均降温仅1.12℃,整体降温效果不佳;当局部巷道喷涂隔热材料且入口风流温度小于28℃时,喷涂隔热材料的降温效果能满足要求,喷涂隔热材料可作为一种辅助降温措施应用于局部区域的热害防治。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不同加卸载方式下饱和岩石的力学演化特征,开展了等增幅加卸载、多重加卸载和微扰动加卸载3种不同方式的加卸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加卸载方式下的岩石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种加卸载方式下各循环曲线大体呈下凹型; 等增幅加卸载下塑性阶段的各循环曲线会在应力峰值前突变为上凸型,并在加载段后期发生振荡,且出现越来越早的下跌; 多重、微扰动加卸载下曲线连续性好,首循环应变远大于多重或微扰动循环; 多重加卸载下,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应力零点处的曲线斜率越来越大,多重循环较首循环的加载曲线斜率大; 微扰动加卸载下,塑性阶段的卸载曲线为近似垂直线,加载段曲线斜率呈现“增-减-增”三段式变化。各加卸载方式下软化阶段、峰值应变的关系均为: 多重加卸载>等增幅加卸载>微扰动加卸载; 塑性阶段的长短关系为: 等增幅加卸载>多重加卸载>微扰动加卸载,而依此顺序岩石也由剪切破坏向张拉破坏变化。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岩石的微观损伤及动态力学特性,对5组均质砂岩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试验,并对冻融后的砂岩进行核磁共振测试以及冲击荷载试验,获得冻融作用下砂岩的微观损伤特征及动态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孔隙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冻融初期的孔隙度增长率趋缓,在达到一定冻融循环次数后孔隙扩展加快;不同尺寸的孔隙比例随冻融循环次数呈动态变化,且孔隙结构总体趋向多尺寸分布发展;冻融砂岩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4个阶段,相比静态曲线其压密阶段不明显;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砂岩的弹性模量和动态峰值强度逐渐减小,而峰值应变则有所增大;砂岩孔隙度越大,动态峰值强度越小,且拟合曲线呈多项式分布。  相似文献   
46.
针对工业现场交换式以太网网络传输时延过长、子网间负载不平衡的问题,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0-1映射矩阵的多目标交换式以太网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网络拓扑0-1映射矩阵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构建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采用类似无性生殖的单亲多点交叉杂交与双变异策略实现种群进化,进而得到交换式以太网网络拓扑映射矩阵的离散Pareto前沿。基准测试与仿真实例结果表明,网络拓扑结构优化后交换机子网间通信负载降低,局部网段内出现信息拥堵或功率闲置的几率减小,以太网的网络传输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7.
采空区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青矿采空区采用高位钻孔抽放瓦斯,介绍了高位钻孔抽放原理、斜交钻孔、顶板水平钻孔的钻场布置形式及具体参数,取得了较明显的抽采效果.并分析了影响抽放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钻孔布置位置、长度、裂隙带高度、煤壁支撑影响长度等,合理确定钻孔位置及参数,利于取得理想的抽放效果,解决上邻近层和采空区的瓦斯抽放问题,也为以后瓦斯抽采钻孔参数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8.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后的直剪试验, 研究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对寒区干堆尾矿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在相同冻融循环条件下, 分别设置了开放和密封的试验环境以研究试样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表面龟裂、含水率、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环境响应。运用数学拟合函数获取了干堆尾矿力学特性对环境的响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开放组试样表面在经历6次冻融循环后开始出现龟裂, 而密封组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 开放组和密封组试样的含水率分别在12次和9次冻融循环后趋于稳定;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 开放组试样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增大, 而密封组试样的抗剪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减小。  相似文献   
49.
玻璃空心砖生产线简介鞍山市建材能源局李海鸣,李杰林,于忠兰鞍山市玻璃厂的玻璃空心砖生产线,是由引进的德国瓦尔特-波丁公司的供料机、压型机、熔接机等主要设备,由国内配套熔窑、退火窑等设备所组成,工艺技术为80年代末期国际先进水平。该生产线于1992年1...  相似文献   
50.
为确定中线法尾矿筑坝中旋流器底流适宜的稀释浓度,在攀钢集团马家田尾矿库干滩上开展了3组不同底流稀释浓度的放矿试验,分析了不同底流稀释浓度条件下的沉砂在堆积坡面上的流动性、粒径分布特性和坡面平整度,并进行了旋流器溢流尾砂和适宜底流浓度下的堆积坝沉砂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稀释浓度70%时,沉砂在堆积坡面上流速适中,颗粒沉积效果好,尾砂运移距离远,堆积坡面较平整;旋流器对尾矿分级效果明显,沉砂固结强度高、渗透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