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27篇 |
化学工业 | 24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17篇 |
建筑科学 | 20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13篇 |
轻工业 | 38篇 |
水利工程 | 6篇 |
石油天然气 | 18篇 |
无线电 | 3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以邯郸市中华大街沿线问题交叉口为例,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对道路沿线交叉口做出现状评价,提出了道路沿线问题交叉口不同的综合治理改善方案,分析每种方案可行性,其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2.
233.
白玉菇风味与营养俱佳,蛋白含量丰富。为充分开发利用白玉菇蛋白资源,本研究采用传统碱法和超声辅助两种方式提取蛋白质,并对其吸油性、持水性、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等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使蛋白的提取率上升到31.4%,比传统碱法提高8%。热学实验表明,超声提取蛋白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311.4 ℃,传统碱法提取蛋白为334.8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发现,传统碱法提取使白玉菇蛋白的α螺旋减少,无规则卷曲增加。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参照,展开理化性能实验,发现在非中性或盐离子浓度0.5 mol/L时,两种提取工艺的白玉菇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与大豆分离蛋白差异不显著,pH相同时,两种提取工艺的白玉菇蛋白持水性、乳化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在相同NaCl浓度下,两种提取工艺的白玉菇蛋白溶解性、起泡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在25~65 ℃区间内,不同提取方法的白玉菇蛋白的吸油性与大豆分离蛋白差异不显著。在此区间内,不同提取方法的白玉菇蛋白溶解性和起泡性均随温度的变化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4.
为了分析采空区高位定向钻孔设计抽采参数对抽采效果的影响,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矿井53个高位定向钻孔的布置参数和抽采数据,确定了合理的钻孔布置层位和平距。以王家岭煤矿12311为试验工作面,试验了不同抽采负压和钻孔孔径下高位定向钻孔的抽采效果,综合判定了高位定向钻孔的最佳抽采负压和合理钻孔孔径,并对高位定向钻孔设计和抽采参数进行了优化,对优化后的钻场抽采效果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高位定向抽采钻孔的合理布置层位为25~45m,平距为20~60m,最佳抽采负压为22.7kPa,最优孔径为133mm,优化后瓦斯抽采率提高15.5%,有效降低了回风流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235.
236.
为了提高哈得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水驱效果,开展了插层凝胶颗粒调驱技术研究。通过配伍性实验、耐温抗盐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对插层凝胶颗粒进行性能评价,并进行现场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插层凝胶颗粒均匀分散在溶液中,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良好;在哈得油田地层水条件下,插层凝胶颗粒老化30 d,吸水膨胀倍数超过5.00倍,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和吸水膨胀性能;向渗透率相近岩心中注入不同粒径的插层凝胶颗粒,最大封堵率为99.79%,说明插层凝胶颗粒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在哈得油田东河塘组砂岩油藏,利用插层凝胶颗粒进行深部调驱现场应用,截止到2018年10月底,调驱井组平均日产油量由104.07 t上升到121.52 t,含水率由83.95%降至74.40%,累计增油量1.7×10^4t,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37.
238.
239.
240.
注空气驱油过程中空气会与原油中的挥发气体混合,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造成关井或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分析计算了常温常压下的爆炸极限及安全氧含量,用反应釜装置模拟高温高压条件下可燃气体的燃爆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压力的升高对可燃气体爆炸下限不敏感,但是对爆炸上限很敏感,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爆炸极限(体积分数)的范围变宽,由常温常压下的4.76%~14.72%增大到1.6%~36.1%。同时对安全氧含量进行了实验测定,并针对不同压力下的可燃物爆炸极限与安全氧含量数值进行了关于温度的二次线性函数拟合,可用于相近温度、压力下的燃爆特性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