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以实验室保存的罗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诱变方法选育高产多糖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紫外诱变菌株多糖产量增加了10.70%,亚硝基胍诱变菌株多糖产量增加了15.78%。通过响应面设计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正向突变株,其中X2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多糖产量达19.868g/L,相比出发菌株增长了23.85%。  相似文献   
32.
将W023和X092型仪器进行改装设计.分别用于芯棒沟位置和径向游隙的测量,即解决了摩擦盘导轮轴承两项技术要求无专用仪器测量问题,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缩短了设计周期,使用效率良好.附图6幅,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并指出,为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规范多媒体课件设计程序,并且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34.
利用2株有抑菌作用的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3026、发酵乳杆菌L9235)和1株具促抑菌作用的酿酒酵母737Z共同发酵得到具生物防腐作用的共生发酵复合谷物。以生物防腐效果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均匀设计优化生物防腐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12 h、接种量15 mL/100 g、菌种体积比(乳酸菌∶酵母菌)5∶1时,制得的共生发酵复合谷物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其中的生长;微生物挑战试验中,4 h后已不再能检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实现生物防腐。  相似文献   
35.
以黄豆、小麦面粉为原料,采用混合菌种发酵制备黄豆酱,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并对黄豆酱的色泽与质构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121 ℃蒸煮黄豆16 min,湿黄豆与面粉质量比10∶3,发酵温度36 ℃。在此优化条件下,黄豆酱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10.96%、0.76 g/100 g。在121 ℃条件下,随黄豆蒸煮时间在5~14 min、湿黄豆与蒸熟的面粉质量比在10∶1~10∶5及发酵温度在25~45 ℃范围变化,黄豆酱L*值及b*值逐渐下降,a*值逐渐上升,其色泽均匀,有光泽,逐渐加深最终为红棕色;黄豆酱的硬度与咀嚼性减弱,黏着性增强,其组织状态良好,质地细腻,黏稠适度,软硬适当,具有很好的咀嚼感。  相似文献   
36.
利用发酵生产的罗耳阿太菌胞外多糖(AEPS)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Pb~(2+)的吸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AEPS和Pb~(2+)吸附的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吸附的主次因素依次是AEPS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最佳吸附条件为:AEPS质量浓度600 mg/L, pH 8,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35℃。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7.85%;吸附等温模型的结果表明, AEPS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204.08 mg/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 AEPS吸附Pb~(2+)后的表面结构发生改变。结果表明AEPS有很好的吸附Pb~(2+)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以玉米蛋白粉代替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拉伸法制备低成本的阻油玉米蛋白粉源膜;以抗拉强度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成膜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4.5%、浸提温度62 ℃、pH 7.7。此条件下制得的玉米蛋白粉源膜最大抗拉强度为20.77 MPa。研究表明,膜厚度对膜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溶解率、热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与透油系数及透光率有相关性,当膜厚度为0.021 mm时,透油系数最小为0.018 9(g·mm)/(m2·d),透光率最大为82.33%;当膜厚度为0.101 mm时,透油系数最大为0.159 8(g·mm)/(m2·d),透光率最小为65.53%。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表面光滑,无明显颗粒、气泡或凸起,但膜表面有线状条纹,且随拉力的增大,由不规则线条状变为直径较大的椭圆形,分布由密集转为稀疏,且逐渐减少。拉伸作用减少了蛋白质凝聚在膜表面所形成的条纹结构,利于形成结构稳定且致密的玉米蛋白粉源膜,对其阻油性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8.
低温发酵工艺对面包感官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精面粉、即发活性干酵母,鲜酵母为试验材料,采秀快速发酵法、一次发酵法、二次发酵法和低温发酵法生产主食面包和点心面包。采用流变仪测定了面包在贮存期间的硬度、弹性及剪切力的变化。讨论了不同工艺和不同酵母对面包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工艺和不同酵母对面包保鲜效果的影响顺序是:二次发酵法〉低温发酵法〉一次发酵法〉快速发酵法;鲜酵母〉即发活性干酵母。  相似文献   
39.
玉米蛋白粉水解产物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碱性蛋白酶做催化剂水解玉米蛋白粉,水解产物精制后,采用SephedaxG-15和G-10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及高效液相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以α-生育酚为阳性对照,研究水解产物及其分离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对亚油酸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测定它们的还原力。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它们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最高的组分是经SephedaxG-10层析法分离得到的组分Ⅱ。组分Ⅱ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在400~700D之间,富含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和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40.
两次搅拌面团一次发酵生产面包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次搅拌面团,一次发酵工艺生产面包,测定了面包比容、香气含量、面包硬度、弹性和剪切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次搅拌新工艺生产面包,可显著地增大面包比容,改善面包风味,延长面包保鲜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