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9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表面光接枝技术合成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利用表面光接枝技术合成分离膜的新进展,包括合成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分离膜,环境敏感性分离膜以及生物试剂、吸收试剂、反应试剂、催化试剂等物质在分离膜上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52.
光引发丙烯酰胺表面沉淀接枝聚合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飞  杨万泰 《石油化工》2003,32(10):862-867
利用称量法、水接触角,研究紫外光引发的丙烯酰胺/丙酮(AM/AC)体系在聚丙烯(PP)膜表面沉淀接枝聚合反应的特征,系统考察了单体浓度、光敏剂浓度、溶剂中水含量对沉淀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利用ATR-FTIR技术研究了溶剂对接枝链在PP膜表面分布的影响。利用SEM技术观察了接枝膜表面形貌,接枝链聚集在表面呈现球冠状结构,且接枝链团大小基本都为200~300 nm;接枝膜经良溶剂处理后,接枝链比较舒展,易形成片状结构;而经不良溶剂处理后,接枝链卷曲成团,形成孤立的球状结构。  相似文献   
53.
以钯的二亚胺为催化剂,在乳液体系中催化1-辛烯均聚合及1-辛烯与丙烯酸甲酯(MA)共聚合。通过光散射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谱仪测定了聚合物的粒径、熔点、相对分子质量,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乳液体系中可以催化1-辛烯均聚合及1-辛烯与MA的共聚合;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可达2.30×104以上,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0~2.0)较窄,共聚物中MA与1-辛烯的摩尔比高达1.0∶4.5;均聚物的支化度(81.8个/1 000 C)和共聚物的支化度(112.8个/1 000 C)均较高;共聚物为半结晶型共聚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7℃,熔点为83℃。  相似文献   
54.
采用2,2,6,6-四甲基-1-哌啶氧自由基(TEMPO)捕捉9,9’-二芴-9,9’-二醇(BFDOL)在分解和引发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质子核磁共振技术和碳同位素核磁共振技术对捕捉产物分离和结构解析,并表征了混合产物的组成;利用折光示差-紫外吸收双检测液相色谱技术追踪聚合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证实了BFDOL氢转移的引发途径,并提出了β-断裂机理,同时对体系中夺氢及其他引发机理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以萘钠为引发剂,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苯基缩水甘油醚(PGE),γ-丁内酯(γ-BL)开环接枝聚合的反应,首先将淀粉进行部分乙酰比,制备取代度为1.5的淀粉乙酸酯,之后以萘钠将淀粉乙酸酯的羟基转化为醇氧盐,再引发PGE,γ-BL进行负离子开环接枝聚合,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前后聚合物分子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并通过接枝率,1H-NMR波谱对淀粉-聚(苯基缩水甘油醚)接枝共聚物(St-g-PPGE)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萘钠为引发剂,PEG能够在淀粉乙酸酯上进行均相接枝聚合,接枝率在70%-150%之间,接枝后聚合物的分子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6.
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子筛形貌及结构是分子筛表征中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借助透射电镜(TEM)可以看到分子筛孔道的排列状况,扫描电镜(SEM)观察可以直观检测分子筛颗粒形貌或晶粒晶貌.本文着重研究了MCM-41分子筛制样方法及测试条件对扫描电镜图像质量的影响.在制备不同应用目的分子筛样品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条件设计制备方法,设置最佳的试验条件才能获取质量好的扫描电镜图像.  相似文献   
57.
前言对含氯氟烃(CFC)发泡剂公害的确认,推动了全球范围的无CFC泡沫生产技术的发展。Mobay公司经长期努力,最近推出一类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基新型软质泡沫塑料。据称,该产品不使用CFC,且能达到或超过绝大多数汽车用泡沫的技术指标。本文概述这种新型MDI基泡沫的开发过程、新工艺的基本原理及产品优异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58.
聚合物表面改性是提高聚合物制品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的重要手段;而光化学改性是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文中以笔者实验室近年的研究为基础,结合这一领域国内外的重要研究成果,概述了通过在聚合物表面实施光感应CH键转换反应引入单层官能团、聚合物接枝链及构筑三维微/纳结构的一些新方法,重点介绍了相关方法涉及的反应机理及代表性的应用成果,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59.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表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自烯烃聚合催化剂问世以来国内外在Ziegler-Natta催化剂(Z-N催化剂)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通常用于Z-N催化剂表征研究的仪器及其研究内容,包括X光衍射、电子顺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光电子能谱,电子显微镜、热分析技术等,阐述了利用各种现代化仪器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及其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细致表征构成了Z-N催化剂结构-性能研究的重要基础,探讨了Z-N催化剂表征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60.
谢春杰  何然  庹新林  杨万泰 《化工学报》2021,72(12):6361-6370
以对位芳纶纳米纤维(PANF)水凝胶为原料,将冻凝胶粉碎法与冷冻干燥法相结合,制备出PANF气凝胶粉体。系统研究了对位芳纶气凝胶粉体的微观结构及性能参数,以及制备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应用。结果表明,液氮冷冻制备的PANF气凝胶粉体具有多孔结构,松装密度约为17.0 kg?m-3,孔隙率约为98.8%,BET比表面积可达126.30 m2?g-1。PANF气凝胶粉体的耐热性优异,在氮气气氛下500℃前几乎无分解;热导率较低,约为0.03 W?m-1·K-1。气凝胶粉体具有吸附罗丹明B等染料的特征,同时可作为纳米填充材料增强聚氨酯乳胶膜等聚合物材料的硬度,其低热导率表明其有望应用于绝热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