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19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针对杜家村矿北翼回风巷大倾角松软厚煤层条件下支护难题,采用了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进行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锚索联合支护、锚杆+锚索+W型钢带+高强度塑料网联合支护的数值分析,模拟了巷道在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比较了这4种支护方式下围岩的变形、垮落情况。研究表明:大倾角松软厚煤层巷道采用锚杆+锚索+W型钢带+高强度塑料网联合支护形式效果最佳,其两帮移近量仅为38.5 mm,顶底板移近量为62.3 mm。  相似文献   
222.
为了探讨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活动规律,运用物理相似模拟试验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覆岩运移特征、顶板垮落步距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覆岩下沉曲线呈非对称性,最大下沉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工作面上段矿压显现强于中段,下段最弱,且两端头来压时间滞后于中部来压;工作面巷道支承压力最大值位于超前工作面17~25 m,超前工作面约40 m范围内应重点加强支护。试验结果与现场观测基本相符,为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3.
切缝药包爆炸波传播机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仁树  高祥涛  陈程  左进京 《煤炭学报》2014,39(8):1434-1440
为了探究切缝药包爆炸波动机理,运用高速激光纹影仪进行了切缝药包的爆炸波动实验研究,通过纹影照片直观地显示了切缝药包爆炸后外部爆炸波动流场的变化。通过对2种装药结构的切缝药包的爆轰波动传播过程的分析,双缝/耦合的切缝药包切缝方向的爆炸波阵面速度比切缝内不耦合药包的速度要大。纹影照片时序图显示了药包垂直切缝方向和两端部的爆炸波的传播是切缝方向爆炸波动绕流形成的。整个传播过程爆炸波形态分布丰富,从哑铃形演变为爆生气体孪生态。切缝药包爆轰波动数值模拟结果和纹影实验结果在形态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4.
根据在多个矿区的实测经验总结分析了影响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精度的因素,并在张集煤矿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测量前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如测点位置的选择和围岩的性质,钻孔过程中岩芯断裂的影响、钻头高速转动对地应力数值的影响、小孔同轴度及成孔质量的影响。通过在张集煤矿进行试验巷道的地应力测量,得到巷道同一水平六号钻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37.10MPa,方位角为104.0?;七号钻场最大水平主应力为31.33MPa,方位角为112.5?,指导了巷道的走向及支护参数的设定,减轻了巷道支护难度,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  相似文献   
225.
深部矿井锚拉支架设计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基于锚拉支架综合抗力的理论设计方法,研究锚杆轴向拉伸与横向阻抗的非线性综合抗力,得出拉杆预紧力的下限和上限值、锚杆锚固力下限值的计算方法及设计理论公式。编制了煤矿锚拉支架的优化设计程序,且在我国最大深井之一的孙村煤矿-1100m水平(埋深1310m)巷道支护工程进行了应用,实测结果表明:设计安全经济、理论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226.
爆炸荷载作用下动态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应用爆炸加载的透射式动焦散线测试系统,分析了爆炸裂纹的扩展规律。用有机玻璃试样直观、形象地研究了爆炸加载和卸载过程破裂时的应力(应变)场、成核区(阴影区)的动态特征变化,分析了爆炸裂纹发展、止裂及破坏模式、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规律,精确得到了材料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止裂韧性值。确认了早期爆炸裂纹是在爆轰压力作用下产生快速扩展裂纹,裂纹尖端形成应力集中和积聚较大的应变能,爆炸裂纹中后期的焦散形式与一般动态焦散接近相同。初步提出了爆炸裂纹的大部分扩展是应变能释放的动态卸载破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7.
根据潘三煤矿-810 m硬岩巷道的特点,通过采用二级水胶炸药、双楔形掏槽、超深中心眼、反向起爆、抬高掏槽眼位置等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文章总结出深部硬岩巷道钻爆法施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28.
巷道是煤炭生产的动脉。基于岩巷钻爆法施工,从爆破关键技术、掘进装备、爆破器材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岩巷爆破掘进经历了爆破质量控制、掘进速度提升和巷道安全服役保障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总结分析3个阶段发展特点及历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煤矿岩巷爆破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1)周边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控制了爆炸能量在介质中的分布,验证了聚能药包对于提升巷道轮廓成型质量、降低围岩损伤以及减少炮眼数量的作用。(2)掏槽眼超深爆破参数优化技术,超深与循环进尺和巷道轮廓面面积相关,超深值直接影响炮眼利用率和单耗,针对淮南顾北矿的典型案例,当超深为400 mm时,爆破效果最好。(3)孔内分段装药爆破技术,最优上段炸药占比为0.382,结合数码电子雷管进行分段起爆,开创了在煤矿巷道采用数码电子雷管爆破的先例。(4)“相似”掏槽爆破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掏槽爆破与“相似”掏槽爆破的区别,提出并证实了均化抵抗线的重要性。综合应用上述爆破技术,使全断面爆破的炮眼数量从(5~6)S的平均水平降低至(3~4)S (S为巷道断面面积),实现了增加单循环进尺、提高炮眼利用率、控制巷道轮廓成型质量、降低围...  相似文献   
229.
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装备与技术是实施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重大科技战略的关键,是智能化、无人化建井的基础,同时也是建井技术发展方向.为保障竖井全断面掘进机的研制,针对国内外竖井全断面掘进机均不能适用于千米级硬岩竖井的显著特点,回顾了竖井掘进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制定了“技术需求分析—关键技术攻关—整机装备研制—工程应用”的技术攻关路线,围绕岩性原位探识、岩石高效破碎、岩渣垂直排运、岩体稳定支护、装备精准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装备与技术发展的2个关键科学问题、6项关键技术难题及其研究思路,并据此提出了以破岩理论研究、高效掘进与协同支护技术研究、主体装备研制、工程应用为核心的4项研究任务.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竖井全断面掘进机——“蜀畅号”,并在沿江公路通风竖井工程中进行了试用,单班(8 h)最高进尺2.4 m.最后,提出了竖井全断面掘进机发展的战略路线和技术目标,以期推动我国机械化建井迈向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30.
隧道爆破中新自由面的形成影响爆炸能量的传播,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由于现场爆破过程的瞬态性及危险性,难以确定新自由面的形成时间,揭示其作用规律。为解决该问题,提出新自由面形成时间的识别方法,借助电子雷管精准起爆特性设计获取两组对比波形,一是通过现场短延时掏槽爆破试验获取受新自由面影响的实测振动波形;二是按照现场延时间隔,基于叠加理论得到不考虑新自由面影响的计算振动波形。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分别计算两组波形全时程的累积能量,分析两条累积能量曲线,以差异特征点作为新自由面形成时间。现场应用该方法确定的形成时间为43.5 ms。分析新自由面形成后能量折减率的变化过程,发现存在快速增加到最大值、持续稳定、逐渐降低3个阶段。对比分析短延时(<10 ms)和长延时(>10 ms)爆破条件下的计算振速和累积能量,确定16~19 ms为较优的掏槽孔间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