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焦炭的反应性会受到基质和孔结构的影响,选取10种焦炭制成粉末,对焦炭基质的反应性进行研究,发现焦炭基质的差异会对反应性能产生影响。对反应不同时间后的焦炭基质拉曼谱图进行拟合,将谱图分为5个峰,即D1、D2、D3、D4和G峰,发现D4与G峰的峰面积比值与反应性有较好的相关。D4与G峰的峰面积比值越大,对应时间内焦炭反应量越多,说明焦炭无规则组织越多,焦炭对应时间内的反应性能越好。光学组织测试发现,焦炭的光学组织结构与焦炭基质拉曼峰面积比值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沉积法(SCFD)在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溶解度高、表面张力为零等独特的物理性能,以及可在平坦的、有精细图案的基底表面沉积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或薄膜的技术优势。阐述了超临界流体中纳米颗粒或薄膜的沉积机理,讨论了沉积温度、先驱物浓度、压力、还原剂浓度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展望了超临界流体沉积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3.
以氧化石墨和氯化亚锡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得Sn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不需外加还原剂,也避免了SnO2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在机械混合过程中的团聚问题。XRD和T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nO2颗粒都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表面,其中纳米SnO2的粒径和石墨烯的厚度分别为3~6 nm和1.5~2.0 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2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SnO2/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嵌锂容量可稳定在552 mAh/g,容量保持率比单纯纳米SnO2提高了4.4倍;在40、400、800 mA/g的电流密度下,SnO2/石墨烯负极材料的放电容量可分别保持在724.5、426.0、241.3 mAh/g,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该结果归因于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及其二维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94.
韩国70道路沥青老化特性分析(Ⅱ)官能团与分子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分析方法(IR光谱,SEC.XPS)考察了进口韩国 70道路沥青在 0~250 h和60℃~130℃薄膜热老化过程中特征官能团与分子结构变化。试验发现:沥青经薄膜热老化时分子中连基官能团的吸收峰面积随老化时间逐渐增加,老化温度愈高变化愈明显。亚砜官能团的吸收峰面积有变化但不显著。老化后沥青分子中高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增加,分散度变大。特征官能团与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说明沥青分子间存在极性官能团之间的缔合作用。沥青分子中O,S原子的存在形态比较复杂.主要以亚砜、羰基官能团以及硫醚、硫醇的形式存在。沥青的老化是一个缓慢的自氧化过程.氧化反应符合自由基链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95.
选择一种山西肥煤(YX)、新西兰1/3焦煤(NXL)和一种山西焦煤(JX)为研究对象,模拟工业炼焦条件,在水平管式炉中制备了300℃~1 000℃的半焦,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原煤及不同温度下半焦中的形态硫含量的变化,并用XRD考察了热解过程中煤中硫铁矿晶型的转变.结果表明,三种煤中的全硫都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全硫降低最大的温度区间向高温偏移.除YX外,其他两种煤中的硫酸盐硫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三种煤中的硫铁矿先分解成FeS1-x,当温度超过600℃,FeS1-x进一步分解为FeS;三种煤中的有机硫变化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铁水脱硅预处理后炉渣起泡原因及机理,通过实验验证并提出了抑制炉渣发泡的措施.研究表明:将氧化剂连续、分散加入铁液,可减少单位时间内发泡气体的产生量,有利于抑制炉渣发泡.1450℃条件下,当碱度为0.6~0.8,w(MgO)为10%~20%时,碱度升高或w(MgO)增加,炉渣黏度呈降低趋势,密度变化不大,而发泡高度和发泡指数明显减小.随着w(MgO)增加,炉渣表面张力增大.炉渣碱度为0.8、w(MgO)为20%时,发泡性能最弱.向脱硅渣中加入适量CaO或MgO,可改变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抑制炉渣发泡.  相似文献   
97.
煤中加入负催化剂对焦炭热强度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俊和  吴信慈  张群  房永征 《煤炭转化》2004,27(4):69-76,82
通过添加负催化剂的无机酸(A)、氧化物(B)和单质(C)到配煤中炼焦的方式把负催化剂负载到焦炭中,研究了它们对所得焦炭热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无机酸(A)和氧化物(B)使焦炭冷热强度均下降,单质(C)加入煤中炼焦,无论对单种煤或是配煤,均能明显改善焦炭热性质,且在所研究的范围内,随着加入量的增大,热性质改善增大;对焦炭热性质越差的焦炭。单质(C)对其改善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 Si O2 的引入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SO42 -/Zr O2 性能的影响 ,并将 SO42 -/Zr O2 -Si O2 应用到萘齐聚反应中以制备中间相沥青 .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固体超强酸 SO42 -/Zr O2及 SO42 -/Zr O2 - Si O2 在焙烧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及晶相转变过程 .另外发现 ,适量 Si O2 的引入提高了固体超强酸 SO42 -/Zr O2 晶相转变的温度 ,催化剂中 SO42 -的分解温度有较大提高 ,催化剂的TG- DTG曲线也有所变化 .固体超强酸焙烧温度、引入 Si O2 比例对催化剂的性质以及萘齐聚反应都会产生影响 ,对萘齐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  相似文献   
99.
本文报道以苯酚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在温和条件下经催化剂作用合成专用于含碳耐火材料生产的粘结剂的合成、使用条件等研究结果。该粘结剂生产技术已工业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在溶剂中间接氯化的方法合成对氯甲苯。研究了氯化过程中溶剂、催化剂、氯化温度及氯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并优化了氯化工艺。结果得到氯化反应后甲苯转化率达到85%-94%,氯化产物中对位/(对位十邻位)收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