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传统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会导致诸多问题,如加剧环境污染、病虫草害抗性增强、资源消耗增加等,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农药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靶向释放等优势,可有效提高农药使用率,改善药物溶解性和叶面黏附性,从而显著提高农药的药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纳米农药是未来农药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制备技术及工业化放大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当前常用的纳米药物制备技术,包括乳化技术、微流控技术、超重力技术和纳米沉淀技术,介绍了制备技术原理及装备特点。这将有助于指导纳米农药的规模化生产,对实现可持续农业和全球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沈昶  陆强  郭俊波  杨峥 《钢铁》2021,56(12):62-67
 为提高中高碳钢产品的抗疲劳性能,利用中高碳钢的成分特点,研究开发了中高碳铝镇静钢中MnS以Al2O3为形核质点的非均质形核工艺,将钢中Al2O3脆性夹杂用塑性MnS包裹,解决了疲劳应力钢因脆性非金属夹杂引起的疲劳断裂问题。通过对微细、弥散Al2O3夹杂生成条件、MnS非均质形核析出热力学条件的研究,开展了钢中关键元素的成分设计、精炼及连铸集成工艺的设计与开发。工业实践表明,低活度氧条件下进行铝终脱氧可以形成3~5 μm微细弥散的Al2O3夹杂,并作为非均质形核的核心在二次枝晶晶间的凝固末端析出弥散、细小的粒状MnS;通过梯度脱氧、真空碳脱氧以及保护浇铸等操作可以有效稳定控制钢中全氧含量,提高钢水洁净度,成品T[O]质量分数平均为0.000 618%,较原工艺的0.000 739%降低了16%;成品的夹杂物中MnS及MnS包裹Al2O3夹杂所占比例大于96%,与世界领先产品的夹杂物控制水平相当,考虑到产品使用过程中Al2O3夹杂外部的MnS包裹层必须足够厚,塑性夹杂才能起作用,建立了MnS “有效包裹率” 的概念,当硬相夹杂物被MnS包裹且硬相夹杂物的最大半径不大于MnS包裹部位半径的1/2时,认为MnS对硬相夹杂物实现了“有效包裹”;MnS塑性夹杂工艺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成品的平均断裂韧性为83.47 MPa·m1/2,较原工艺的67.31 MPa·m1/2提高了24%。  相似文献   
43.
44.
为了获得最优带材出口板形,在构建对辊耗程度判断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工艺润滑制度优化模型。为验证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性能,对2160 mm热连轧机组进行了辊耗控制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工艺润滑下辊间压力横向分布,综合运用试验轧机与理论分析,构建得到了以辊耗控制为目标的工艺润滑技术,实现了优化工艺润滑制度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于评价辊耗状态的目标函数由0.415减小为0.068,板形值由最初的13.32减小至10.46,带材轧制的热滑伤指数减小了14.6%,打滑因子减小了13.2%,辊耗减小了17.4%。采用提出的优化方法对热连轧机组生产过程进行了控制测试,获得了峰值更小的辊间压力分布,实现了对轧辊辊耗的有效控制,避免了机组打滑现象,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一档多地互动新闻访谈节目《双城记》的节目包装制作项目为实例,分析了此类节目的多地并行多进程制作的节目特性,以及由于节目覆盖不同受众群,而带来的融合多种文化背景和设计风格的节目包装设计需求;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常规制作流程的不足之处,结合总结项目工作的实战经验,探讨了针对此类节目特殊需求的制作项目管理以及节目设计包装管理的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46.
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具有优秀的高温氧化抗力和硫蚀抗力,600℃以下良好的强度,比强度高而成本低,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中高温材料[1,2].近来的研究表明,通过微合金化和机械热处理,Fe3Al基合金室温下的较低塑性和600℃以上高温时的强度快速下降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4],从而使以前阻碍Fe3Al基合金广泛使用的两个主要缺陷得到弥补.目前Fe3Al基合金应用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5,6],然而关于其加工性能的报道却仍不多见.由于变形速率对材料的变形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而实际加工中的变形速率远大于一般拉伸试验所采用的变形速率,因此研究较高变形速率下Fe3Al基合金的变形行为与低速变形时的区别和联系,将十分必要.本文就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Fe3Al基合金的中温加工温度区间600℃,研究了不同变形速率对变形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一、前言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的、极好的特种结构工程材料,它由碳质基体或石墨基体组成,并由碳纤维或石墨纤维增强。它的主要特性有:高强度、高模量、高的烧蚀热、抗热冲击、温度提高时强度提高以及化学惰性等,这是其它结构材料,如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在高温技术领域范围内,例如:航空、宇航、导弹、动力装置、化学、隔热以及核领域,特别需要碳/碳复合材料的这种优异的性能。 关于碳/碳复合材料作为高温结构材料,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已开展了大量工作,研究发现:这种材料最薄弱的环节是它在氧化气氛中的不稳定性。本文拟对三维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规律进行较全面的探讨,以进一步推动这种材料在高温环境中的广泛应用。 二、实验方法 1.C/C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实验所用碳/碳复合材料是从航天部某单位生产的火箭尾喷管报废品上直接切害得来,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8.
FRACTURE TOUGHNESS TEST BY IMPACT-FATIGUE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峥 《金属学报》1978,14(4):409-468
多次冲击条件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表达式为K_I=(AE/BW)~(1/2)·F(a/W)。经柔度法标定,其临界值可用以度量材料的断裂韧性。所得结果相当于加载速率为k=10~5公斤/毫米~(3/2)/秒下的动态断裂韧性K_(Id)。断口上临界裂纹尺寸在(a/W)=0.36-0.6范围内,结果有效。多次冲击法较为简便,只需测出断口上的临界裂纹尺寸,便可在已绘好的曲线上直接查出材料的断裂韧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一种筛选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49.
杨峥 《住宅产业》2013,(5):22-24
土地财政是我国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由于和国外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部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因此可直接借鉴的国外研究成果十分有限。而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土地财政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但本文认为仍然有必要对该问题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羟基磷灰石的合成方法和生物陶瓷的制取过程 ,列出了原料的化学组成、坯料配方和生物陶瓷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