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2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报道了通过BiO3的掺杂而获得的较低温度(870℃左右)下烧成的Y型平面六角结构软磁铁氧体的烧结工艺,结构特征及其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研究发现Cu,Zn掺杂的Co2Y型软磁铁氧体材料(Ba2Co1.2-xZnxCu0.8Fe12O22)在甚高频段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且此种材料烧结温度低,易于实现低温烧结,是一种可以用于甚高频段的理想的软磁材料。  相似文献   
12.
(Sr,Pb)TiO3超微粉体的制备和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Sr,Pb)TiO3超细粉体,分析了共学淀产物的热分解过程,确定了昌化温度和煅烧条件,同时,测量了粉示的晶粒尺寸,标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试验了粉体的烧结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在优化BaTiO3陶瓷配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用于介电陶瓷的配方性能分析。以BaTiO3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几种掺杂剂,在均匀实验设计的基础上,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配方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多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配方数学模型的二次分析,得到了比多重非线形回归模型更加丰富的配方信息和内在规律,并且用图形化方式直观地表达了出来。在进一步对配方结果的优化和验证的基础上发现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符合理论预测,说明人工神经网络对于获得多性能指标要求介电陶瓷的最优化配方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氧化铝陶瓷基板过孔的新型激光打孔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瓷基板激光打孔一固有缺点即孔周围会形成大量不规则堆溅物。提出一种直接在凝胶注模成型陶瓷素坯上激光打孔的新工艺。Nd:YAG激光在氧化铝上打孔的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大大减少堆溅物的形成,从而得到分布致密、形状规则的微孔。  相似文献   
15.
环形行波压电马达振动模式仿真与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atlab6.0工程分析软件数值解析获得φ45mm环形行波压电马达的振动模式,并用POLY-TEC-300扫描激光多谱勒技术测试了试样表面的微观振动,获得了有关样品在不同振动模式下定子表面的振动位移以及振动模态信息,为深入研究压电电机的工作机理及优化样品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Pb(Mg_(1/2)W_(1/2))O_3-PbTiO_3-PbZrO_3陶瓷的化学不均匀性和介电行为。EDS分析得到:体系中存在富W和富Zr、Ti的两相,平均分子式为:Ⅰ相(富W相):Pb(Mg_(0.270)W_(0.367)Ti_(0.178)Zr_(0.182))O_(3.091);Ⅱ相(富Zr、Ti相):Pb(Mg_(0.109)W_(0.187)Ti_(0.204)Zr_(0.340)O_(2.758)。两相居里点分别为:T_(cI)<-65℃,T_(cI)=105℃,图像处理得到两相的面积比为:S_Ⅰ=68.64%,S_Ⅱ=31.36%。按3-3模型复合,得到两相体积比为:76%、24%。复合相的介电性能符合X7R要求,|TCC|≤12%,且介-温曲线与原材料有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的铁氧体工艺制备了Co2Y铁氧体软磁材料,加入少量添加剂实现了材料的低温烧结,分析了Co2Y的成相过程以及不同添加剂对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添加剂的作用下,Co2Y可在900℃以下烧结,其在甚高频段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可以用来制备片式电感元件。  相似文献   
18.
用普通合成法制备了纯钙钛矿结构相的Pb(Fe_(1/2)=Ta_(1/2))O_3(PFT)陶瓷,并进行了900℃退火热处理。对其介电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未热处理与热处理过的PFT陶瓷在0.1~100kHz频率下均表现出介电弥散性转变。未热处理的PFT陶瓷最大介电常数对应的温度(T_0)不随测量频率变化;热处理过的PFT陶瓷在此频率范围T_0值表现出明显的频率依赖性(频率色散),即ΔT_0=5℃。由此可以认为PFT是弛豫铁电体。XRD结果表明,未热处理的PFT陶瓷无超晶格衍射;而热处理过的PFT陶瓷则有较弱的(111)超晶格衍射。利用有序-无序转变理论及超顺电结构模型对其结构与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PMZNT弛豫铁电陶瓷在不同外电场下的介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MN-PZN-PT弛豫铁电陶瓷在不同外电场下的介电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直流偏压场与交流测试场对弛豫铁电体的作用相反,增大偏压场导致介电常数的降低,而增大测试场则使介电常数升高. 同时频率色散度也呈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 利用超顺电理论及多畴态模型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Relaxor ferroelectric ceramics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xPb( Mg_(1/3) Nb_(2/3)O_3-yPb (Zn_(1/3)Nb_(2/3)O_3-zPbTiO_3 was fast sintered in a 2.45 GHz microwave system. Microwave-sintered samples illustrate more rapid densification and much smaller grain size microstructure than eonventional sintered samples. Also the microwave process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dielectric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relaxor so that its strength becomes comparable with modified BaTiO_3, and could obtain comparable dielectric properties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sintering process. Microwave processing has many advantages for sintering of relaxor ferroelectrie ceramics used as multilayer capaci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