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54篇 |
免费 | 807篇 |
国内免费 | 5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36篇 |
综合类 | 916篇 |
化学工业 | 1478篇 |
金属工艺 | 650篇 |
机械仪表 | 1018篇 |
建筑科学 | 1119篇 |
矿业工程 | 600篇 |
能源动力 | 264篇 |
轻工业 | 926篇 |
水利工程 | 483篇 |
石油天然气 | 882篇 |
武器工业 | 131篇 |
无线电 | 103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53篇 |
冶金工业 | 649篇 |
原子能技术 | 143篇 |
自动化技术 | 13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395篇 |
2022年 | 423篇 |
2021年 | 431篇 |
2020年 | 413篇 |
2019年 | 390篇 |
2018年 | 411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274篇 |
2014年 | 735篇 |
2013年 | 491篇 |
2012年 | 511篇 |
2011年 | 570篇 |
2010年 | 489篇 |
2009年 | 506篇 |
2008年 | 490篇 |
2007年 | 603篇 |
2006年 | 535篇 |
2005年 | 458篇 |
2004年 | 456篇 |
2003年 | 405篇 |
2002年 | 353篇 |
2001年 | 507篇 |
2000年 | 425篇 |
1999年 | 331篇 |
1998年 | 246篇 |
1997年 | 259篇 |
1996年 | 245篇 |
1995年 | 232篇 |
1994年 | 205篇 |
1993年 | 152篇 |
1992年 | 139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33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7篇 |
1958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91.
有机耐高温胶粘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叙述了各种耐高温胶粘剂发展概况及其特点,着重介绍了环氧树脂胶粘剂,室温硫化硅橡胶粘合剂,双马来酸亚胺胶粘剂及它们的固化和改性。 相似文献
92.
93.
某特种弹头涂双色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GJB3911<通用弹药标志细则>的有关规定,须对某特种弹头涂双色标识.但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弹头尖部涂双色标识难度很大,长期以来都存在着涂色质量不稳定、不能连续批量生产等问题.针对本公司某特种弹头必须涂双色的特定要求,利用现有生产场地及设备,对其相关的工艺、涂料、设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试验获得巨大的成功.新工艺实施后,涂双色的弹头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连续自动的机械化生产,在短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至此,彻底解决了弹头涂双色的工艺技术问题.大批量的生产实际表明:改进后的弹头涂双色工艺、设备是非常成功的,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95.
96.
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海下石油储库,其对岩体补强注浆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海水拌和条件下具有流动性好、早强、高强的性能,同时要在海水浸没条件下具有后期强度稳定不倒缩等特点。根据海下石油储库对注浆材料的约束条件,选用硫铝酸盐水泥为基料,在海水条件下对不同外加剂进行比选。试验发现,掺加相同的减水剂,采用海水拌和比采用淡水拌和的流动度会降低,采用硼酸作为缓凝剂调节凝结时间能获得较理想的线性度,采用UNF–5减水剂会使水泥强度产生较大波动,无法满足海下储库对注浆材料的要求,采用F10密胺系减水剂能保证材料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倒缩,整体保持稳定上升趋势。最终试验制备出了满足海下石油储库建设中破碎岩体补强要求的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97.
98.
99.
基于过程方法的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过程方法对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系统展开研究,分析、探讨了质量管理过程方法的本质特点与应用原则;将质量体系的过程网络模型与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业务相结合,基于过程组与过程单元构造了过程集成化的质量管理系统模型;将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解析、封装为产品实现过程质量管理、综合质量业务管理和质量体系管理三个过程组,对过程组的单元构成及其内外部集成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描述。该模型为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