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孔隙流体分布、微观润湿性和流体弛豫性质的分析认为,致密油储层的小孔隙主要含水且亲水,大孔隙主要含油且亲油。依据核磁共振测井T2谱评价孔径分布的公式、亲水孔隙表面弛豫率和亲油孔隙表面弛豫率的大小,将水弛豫信号和油弛豫信号分别转换为含油孔径和含水孔径分布,二者相加得到岩石总的孔径分布。通过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处理及其与岩心分析资料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
53.
论述了针对施工期为丰水期的降水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推广,顺序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针对顺序控制技术的设备实际位置自动检测功能、报警分析能力、遇障报警终止功能不完善问题,提出结合"人眼识别"装置和电流测量的方法进行实际位置判别,并对顺序控制操作票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顺序控制的灵活性。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增加了顺序控制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6.
某型小客车仪表板制动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号小客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制动时仪表板出现的强烈振动现象,采用模态试验和频谱分析方法对其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该客车在制动过程中仪表板异常振动的振源与各通道上零部件的振动水平,为正确识别振源与仪表板异常振动的原因提供实验依据,为设计人员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完全含水多孔岩石电学性质及其孔隙结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由低孔隙到高孔隙整个范围,砂岩地层因素与孔隙率的关系为一个二次函数.根据岩电实验规律和实验样品孔隙结构特征,可以将这个二次函数简化为两个线性函数,这两个线性函数分别受砂岩储层两类孔隙结构特征控制.阿尔奇地层因素公式只反映具有网络状孔隙结构储层的电学性质.岩电实验参数m、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均受孔隙结构特征影响.用孔隙率和渗透率可以定性表征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并可以预测岩电实验参数m和a值.本文提出的修正的阿尔奇公式适用于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储层.  相似文献   
58.
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夏子街组存在异常自然伽马呈交互段产出的“特殊岩性段”,其分布与区域断裂构造有关.井壁电阻率成像测井指示,异常高自然伽马层段主要出现在裂缝发育带及砂砾岩底部冲刷面.分析认为,“特殊岩性段”异常高自然伽马是由富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凝灰岩、流纹岩及安山岩等火山岩母岩碎屑重新分配的结果.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特殊岩性段”存在水云母、铁白云石及黄铁矿等多种典型的热液蚀变矿物.综合分析认为,“特殊岩性段”是由深部热液沿断裂上升至沉积层而形成的热液蚀变体,推测“特殊岩性段”内异常高自然伽马是热液溶解母岩碎屑中铀同位素后沿热液活动通道运移并再次富集沉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准确识别储集层岩性和计算孔隙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鼻凸带风城组储集层测井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储集层岩性的复杂性,导致常规的岩性识别方法和孔隙度计算方法无效.文中以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为基础,利用组合求解的方式,采用岩石体积物理模型,识别出6种主要的岩石矿物类型,并计算出各种岩石矿物的相对体积分数和储集层孔隙度.将...  相似文献   
60.
建立了超临界水快速连续合成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的工艺。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大小、结晶度和形貌的影响并解释了相关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粒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目标产物的颗粒大小、形貌和结晶度。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过程参数范围内,均获得了纳米尺度的磷酸铁锂。在超临界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会使颗粒尺寸变大,但粒度分布更加均匀;预热温度对磷酸铁锂的结晶度有明显的影响,升高预热温度有利于提高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的结晶度;较高的反应压力、较低的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得到更小的纳米颗粒。在反应温度为380 ℃、预热温度为405 ℃、反应压力为27 MPa、二价铁离子浓度为0.015 mol/L条件下,获得了平均粒度为105 nm的高结晶度、橄榄石状的球形磷酸铁锂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