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碳化硅在乙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为碳化硅粉体的分散溶液,研究了碳化硅粉体在乙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碳化硅能够很好地分散在乙醇的水溶液中,特别是当pH值在9~10之间的碱性条件下分散效果最佳另外以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来改善碳化硅在乙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实验证明聚乙二醇的加入可以改善碳化硅在乙醇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同时通过热重和差热法来测量聚乙二醇在碳化硅表面的吸附量,研究发现聚乙二醇在碳化硅表面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下降,在较高pH值下大多数的PEG仍然存在于溶液中;由此得到的稳定固含量为40%(质量分数)浆料经喷雾造粒而得到的粉料化学成分均匀,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2.
C/SiC复合材料的常压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碳硅烷作为碳化硅先驱体, 以二维0°/90°正交编织碳布叠层后作为增强体, 采用真空压力浸渍的方法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 研究了裂解温度和浆料浓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以及浆料浓度的增加都呈增加趋势; 基体在纤维束内部分布均匀, 但依然有一些小气孔存在; 在1100℃时, 基体中开始生成一定量的β-SiC相, 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强度达到232MPa, 断裂韧性达到10.50MPa·m1/2. 在断裂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 断口有较长的纤维拔出.  相似文献   
83.
网眼多孔陶瓷浸渍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连通气孔的氨酯海绵作为骨架来制备网眼多孔陶瓷.采用一种亲水憎水平衡值(HLB)>12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海绵体孔筋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改善了海绵与水基浆料之间的粘附性,增加了浆料涂覆量.研究了浆料固含量、有机泡沫体网眼大小、对辊间距和挤压次数对浆量涂覆量及结构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固含量和对辊间距是影响涂覆量及结构均匀性的最主要因素.还发现网眼烧结体的相对密度与相对对辊间距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这为预测和优化材料的渗透率及机械强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结合氮化硅浆料的悬浮性能,提出了液相分离针晶的新方法。测出了粉体的zeta电位。探讨了pH值和分散剂的含量对浆料的悬浮性能的影响,并对浆料做了沉降分析。结果表明,当DarvanC的含量为0.15wt%,pH值为10时,浆料的性能满足分离要求。SEM显示,分离后,针晶中已经基本没有球状颗粒。  相似文献   
85.
高强空心粒子增韧增强陶瓷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采用高模量高强度空心粒子增韧增强陶瓷材料的陶瓷基体裂纹尖端钝化增韧的新机制。力学分析表明,采用高模量空心粒子能够同时增韧增强陶瓷材料,裂纹尖端应力的释放提高了材料的断裂强度;陶瓷材料中裂纹在空心粒子的空心处发生钝化继而再次形核扩展,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韧性,上述观点在热压TiC/TiB2/MoSi2复合材料中得到初步证明。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原位生成TiC/TiSi纳米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以SiC和Ti 为原料,通过反应热压工艺可以原位合成TiC/TiSi复合材料,其中的大部分TiC粒子为纳 米粒子.TiC晶粒与TiSi晶粒的晶界上存在原子台阶.复合材料还含有少量TiSiC相.这 些TiSiC相主要呈棒状分布在TiSi基体中,另有少量TiSiC相位于大的TiC晶粒内.  相似文献   
87.
原位生成TiC/Ti5Si3纳米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原位生成TiC/TI5Si3纳米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以SiC和Ti原料,通过反应热压工艺可以原位合成TiC/Ti5Si2复合材料,其中的大部分TiC粒子为纳米粒子,TiC晶粒与Ti5Si3晶粒的晶界上存在原子台阶,复合材料还含有少量Ti3SiC2相,这些Ti3SiC2相主要呈棒状分布在Ti5Si3基体中,另有少量TieSiC2相位震大的TiC晶粒内。  相似文献   
88.
碳化钛水基流延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TiC粉体的分散性,首先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测定了粉体的zeta电位。根据粉体的表面性质,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作为分散剂,研究了pH值、分散剂含量等对zeta电位及浆料分散性的影响。采用PVA为粘结剂,甘油为塑性剂,流变测试发现,浆料为触变性流体,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适合于流延成型。最后,制备出了碳化钛流延膜,并用SEM对得到的流延膜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9.
生物活性硅酸钙晶须的螯合剂法水热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酸钙用作生物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而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得以应用.本文利用含Ca2+和SiO32-的溶液、以EDTA(乙二胺四乙酸)为螯合剂,通过在普通高压釜中200℃,5h水热反应,首次制备了直径、长度分别为0.1-1μm、40-100μm这样大尺寸的生物活性托贝莫莱石晶须,并且对托贝莫莱石晶须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
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合成氧化锌纳米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碱式碳酸锌为前驱体,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 在乙醇-水体系中水热反应制备了直径在10nm以下的氧化锌纳米棒. 用XRD、TEM、SAED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粉体进行了表征, 并对粉体的室温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合成的氧化锌纳米棒结晶良好, 沿[001]方向生长, 具有良好的近紫外发光性能. 同时对氧化锌纳米棒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