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江琦 《中国电梯》1995,(6):9-11
分析了研制小直径实用螺旋形自动扶梯的8个主要技术问题,介绍了一种小直径螺旋形自动扶梯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了设计需求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认为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相似文献   
92.
快速发展的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但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实施手段,生态理念难以真正落实。本文以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中的山水系统规划设计为例,探讨生态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表达与运用,以期探索一种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3.
根据某3.3 MW海上风电筒型基础整机运输期原型观测数据,首先采用加速度响应探究环境要素对整机振动影响。其次依据应变-荷载原理计算塔筒底部截面弯矩,并统计全程计算弯矩幅值,分析塔筒承受荷载随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波高从0.2 m增加到2.0 m时,加速度均方根增加98%,波高是引起整机耦联振动的主要因素;2)波高小于1.0 m时,塔筒底部识别弯矩在0~10 MN∙m范围内波动,占设计弯矩的21.5%,波高增加到1.5 m时,识别弯矩幅值基本在10~25 MN∙m范围内波动;3)波高达到2.0 m时,塔筒底部弯矩幅值达32 MN∙m,占设计弯矩的68.9%,整机结构仍在安全范围内;4)运输期根据波浪条件预测制定运输方案,整机应在不超过2.0 m波高条件下运输,保证整机结构有富裕的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94.
近十年来,国外食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食品软包装——蒸煮袋(Retort Pouch)。这种蒸煮袋一般由三层材料即:外层聚酯薄膜,中层铝箔以及内层聚烯烃薄膜复合而成。由于它能像罐头一样进行高温杀菌,并可于常温下贮存、流通,因而人们又称之为软罐头(Flexiblecan或Soft can)。随着高温短时间杀菌技术的发展,使  相似文献   
95.
为提高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判别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小波奇异性与突变理论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首先检测位移监测数据的小波奇异性,判断该测点是否存在突变点;若存在突变点再将围岩变形速率作为非线性动力模型的一系列特解,反演出非线性动力模型;最后运用突变理论,建立围岩变形速率的尖点突变模型,通过模型判别式的正负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泰安电站地下厂房,结果表明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处于稳定状态,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可见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筒型基础在我国海上风电工程中已推广应用,探究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是保证风机安全的关键。本文针对筒型基础风机结构的振动位移进行原型监测,并以单桩基础风机作为对照。首先基于风机实测自振频率,采用遗传算法拟合基础刚度,然后统计并对比两种基础风机的振动水平。结果表明:两种基础的水平刚度相差7%,筒型基础的旋转刚度是单桩的10倍;风速小于6 m/s时,筒型基础风机位移大,大于6 m/s时,单桩基础位移大;3P共振导致小风速下筒型基础位移较大,通过优化运行策略,减小振动位移最大达54.4%。筒型基础在抗倾稳定性和振动响应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7.
华江龙  江琦 《材料工程》2023,51(1):76-84
可拉伸超疏水材料能大幅度提升疏水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未来科技产品中应用潜力极大。可拉伸超疏水材料制备方法分为弹性材料的使用、可拉伸结构的设计、弹性材料与可拉伸结构的结合。本文分析了各类制备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总结了提高可拉伸超疏水材料耐久性的有效措施,阐述了可拉伸超疏水材料在柔性传感器、新兴电子设备、医疗防护、液相混合物纯化、微液滴控制领域的应用原理及特点。现有可拉伸超疏水材料尚面临耐久性能不足、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等问题,研究应聚焦于材料体系的进一步开发、拉伸原理的完善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轻薄、柔性、绿色环保、智能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