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采用水工混凝土抗渗仪法对塑性混凝土的渗透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水胶比、粉煤灰用量、膨润土用量、水泥用量、砂率等对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胶比、膨润土掺量、水泥用量是影响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适量掺入粉煤灰能有效地提高塑性混凝土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22.
针对机场道面现有检测评价体系,通过总结日常道面检测经验,对现有道面检测评价要素进行探讨。针对剩余寿命各个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针对《民用机场道面现场测试规程:MH/T 5110—2015》[1]中对FWD测试荷载最小级位规定,进行了对比试验。针对道面板边应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有限元计算法和影像图计算法的对比。通过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道面水泥强度、有效厚度及刚度半径对剩余寿命影响非常大,弯沉荷载级位应以承载板中心弯沉d0不小于110μm进行控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影响图计算结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中国油气管道设计标准(简称国标)和美国标准(简称美标)中对油气集输和长输管道壁厚的计算规定,国标和美标在管道类别的划分上差别较大:国标分为集输和长输两类管道,而美标分为站内和站外两类管道。探讨了两种标准体系之间在计算方法、地区等级划分原则、负偏差规定和腐蚀裕量选取方面的差别,两者在计算方法上基本接近,但是,由于负偏差原则,导致集输管道美标计算结果偏大。同时,两者在输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原则上也有一些差异,而且国标专门规定了高含硫气体集输管道设计系数的选取方法,并以集输管道为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说明。阐述了管道壁厚值常用的3种表达方式,对如何选取壁厚及公称壁厚的使用原则进行了说明,并辅以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4.
研究卫星测控信号优化问题,针对测控侦察中卫星测控副载波信号分离识别耗时长的问题,为了满足测控侦察实时准确信息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噪比的副载波分离算法,根据独立信号分离效果越好时信噪比越大的特点,建立信噪比目标函数,利用估计信号的滑动平均代替源信号,通过广义特征值求解实现对目标函数的优化,求出的广义特征值所构成的特征向量矩阵即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优化过程不需要任何迭代.MATALAB仿真结果表明,与FastICA算法相比,运算复杂度低,分离效果较好,能够较好地分离卫星测控副载波信号,满足测控侦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汤俊杰 《煤》2006,15(B06):30-31
介绍林西选煤厂重介自控系统原理与控制过程,及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
汤俊杰 《玻璃》2024,51(12):17-20
光伏玻璃也称作\"光电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辅材,在光伏发电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护太阳能电池板免受外界水分和气体的氧化与锈蚀作用,也保障组件不受外力破坏.通过介绍光伏玻璃的发展现状及产品分类,分析未来光伏玻璃的发展趋势将朝着高透光率、大尺寸、低色差、薄片化、高耐候、BIPV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7.
汤俊杰  李辉  戴旭初 《信号处理》2014,30(11):1321-1328
本文根据单通道接收两路MPSK混合信号在过采样下的基本模型,针对粒子滤波算法在单通道信号盲分离中的性能瓶颈以及高复杂度问题,提出了基于MCMC方法的新算法。该算法对接收信号进行过采样处理,能够利用更多的波形信息,从而有效抑制噪声的影响。新算法利用Gibbs采样估计MPSK调制符号的后验概率,近似实现了贝叶斯最优估计,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参数的迭代估计。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相对粒子滤波算法,本文提出的新算法在误码率性能以及复杂度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28.
聚丙烯因密度小及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大力应用。但聚丙烯氧指数仅为17.8左右,容易发生火灾,其应用领域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聚丙烯的阻燃改性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实验采用多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尿酸盐(MCA)作为无卤阻燃剂,调整三者比例,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无卤阻燃聚丙烯,并研究了蒙脱土、相容剂以及矿物、玻纤的加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本文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支撑技术,然后对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的深层理论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的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磷-氮协效阻燃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磷一氮协效已成为磷系、氮系阻燃荆研究开发的最新方向,已在诸多领域成为环保无卤阻燃最现实的选择之一.简要介绍了磷-氮协效的特点及阻燃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磷-氮协效阻燃剂研究和应用的情况,着重对它们在不同基材应用后所展现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