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98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以稀疏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所对应的因子表路径树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在信息传输型并行计算机上求解大型电力网络方程组的并行算法;并将所提出的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在信息传输型并行计算机上实现了电力系统潮流的并行计算。通过对大型电力系统进行试算,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速度。  相似文献   
22.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增加所产生的谐波及其危害逐渐显现,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换流器作为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的谐波源,进一步对其进行谐波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电网换相换流器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23.
基于电流转移原理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在应用于多线路的高压直流电网时一次建设成本过高,经济性差,而共用"主断开关"的直流开关场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不同的直流开关场拓扑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比较将有助于加深对直流开关场拓扑的认识并为工程应用中的选型提供指导。为此根据电流转移方式将现有直流开关场分为3类:选择转移型、单转移型和全转移型,并对3类直流开关场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分别进行介绍,归纳了未来高压直流电网对直流开关场的基本要求,对各类直流开关场重合闸功能、对快速机械开关的失灵保护功能、动作复杂程度、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现阶段全转移型直流开关场是高压直流电网最有应用前景的直流开关场。最后还给出了适用于高压直流电网的直流开关场的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直流电网采用直流断路器进行故障隔离的优势和挑战,介绍了直流限流方案的研究现状。当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侧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在两三个毫秒内上升至额定电流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由于直流断路器有一定的动作延时,因此有必要在直流回路中设置限流器。对发生上述故障时限流器的运行参数进行了分析,利用混合式通流支路通态损耗低、动作速度快,以及阻容型元件能平滑限流器电压上升速率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电网的阻容型混合式限流器,分析了该限流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开关电压应力情况。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中搭建了四端直流电网模型及所提的限流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限流器能够降低故障电流、缩短保护时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限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发电机组的动态无功出力对于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机电暂态仿真,对比分析了发电机与其他无功补偿设备的动态特性差异,分析了发电机组初始有功和无功出力、励磁调节器调差系数和放大倍数、励磁控制方式等因素对于暂态过程中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影响,对有效利用发电机动态无功能力提出了两点建议:1)在满足系统电压要求的条件下,适当抬高发电机机端电压,增加其无功出力和内电势;2)发电机采用负的调差系数或采用主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励磁控制方式,必要时对励磁调节器放大倍数进行优化,确保故障情况下可以调出无功备用。  相似文献   
26.
稀疏向量技术在静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向量技术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采用稀疏向量法、基于因子表路径树的矩阵部分重新因子化法、快速前代/回代法等稀疏向量技术,充分利用了矩阵的稀疏性,避免了求解电力网络方程中的不必要计算,使静态安全分析程序的计算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对IEEE—118、IEEE-300算例系统的验算分析,表明了该算法能够显著地减少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提高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27.
发展了基于Prony算法的辨识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将其用于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模式分析和阻尼控制设计,通过对输出信号动态时域数据的Prony辨识得到了系统的等值降阶线性模型,分析出次同步振荡的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出抑制次同步振荡的附加直流阻尼控制器.设计步骤为:在待研机组电气距离较近处施加低幅短时间的负荷扰动,对该机组的转子角速度暂态响应进行Prony辨识,获取系统的降阶线性传递函数模型,对于选定的极点,对阻尼控制器的参数取一估计值,配置阻尼控制器后,重复Prony辨识过程,并依据辨识结果调整阻尼控制器参数,直至闭环系统的Prony辨识极点与选定的极点相近.EMTDC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基于模糊免疫方法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基于复数力矩系数原理与模糊免疫的方法设计了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检测到系统的次同步振荡信号后,能根据振荡情况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整个控制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且易于工程实现。以2008年南方电网贵广Ⅱ直流系统为例,电磁暂态时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应用于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种当协调馈入点间电气距离很近时多个直流输电系统间的协调功率恢复策略,即在交流侧故障被切除后的系统恢复期间,在各直流子系统的逆变侧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同时在整流侧修改直流功率的给定值。该策略可以改善南方电网中3个直流系统的恢复性能,在某些严重故障发生后,不切或少切负荷便可使系统稳定,并且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和地点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H∞鲁棒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含有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建立了状态空间方程,利用MATLAB工具箱求出H∞控制器传递函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提高系统阻尼,有效地抑制低频振荡,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