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1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鱼油微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以自制南海低值鱼鱼油为芯材,采用层-层(LBL)组装技术制备鱼油微胶囊产品.以产品的外形、粒径大小、含油量、产率、效率、缓释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对以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鱼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酵母浸膏.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制备鱼油微胶囊产品其技术指标优于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鱼油微胶囊产品技术指标,每吨鱼油微胶囊产品可节约成本5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和开发海洋生物源肝素,本实验采用酶解醇沉法从9?种海洋生物中提取出粗肝素,采用紫外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分析其抗凝血活性。结果表明:9?种肝素粗品的肝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ei)虾头339.92?μg/mg、海蚌(Mactra antiquata)239.15?μg/mg、泥蚶(Tegillarca granosa)234.85?μg/mg、蛏子(Sinonovacula constricta)218.29?μg/mg、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214.78?μg/mg、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212.194?μg/mg、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68.52?μg/mg、象拔蚌(Panopea abrupta)61.48?μg/mg、菲律宾蛤蜊(Ruditapes philippinarum)24.29?μg/mg,其均为吡喃糖,且都含有肝素的主要单糖:氨基葡萄糖、艾杜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体外凝血实验结果表明,9?种粗肝素效价从高到低依次为海蚌67.1?U/mg、凡纳滨对虾虾头59.3?U/mg、文蛤44.0?U/mg、钝缀锦蛤39.2?U/mg、蛏子35.0?U/mg、泥蚶29.6?U/mg、象拔蚌27.2?U/mg、海湾扇贝27.1?U/mg、菲律宾蛤蜊24.1?U/mg,它们具有不同强度的抗凝血活性,且发挥抗凝血作用的途径不同。实验结果可为海洋源肝素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栅栏效应理论在高水分波纹巴非蛤肉软罐头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栅栏效应理论 ,合理设置多个强度缓和的栅栏因子 ,即杀菌强度、酸度 (pH)、水分活度、氧化还原电势及防腐剂 ,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形成有效防止制品腐败变质的栅栏 ,开发出感官品质良好的风味波纹巴非蛤肉软罐头。实验结果表明 ,各栅栏因子的强度为杀菌温度 95~ 10 0℃ ,时间 3 0min ,pH 5 .5、水分活度 0 .90 ,添加 0 .0 5 %的山梨酸和山梨酸钾 ,并且采用真空包装 ,研制出的高水分波纹巴非蛤肉软罐头 ,较好地保持了鲜品的质地及风味  相似文献   
104.
波纹巴非蛤经过调味、浸渍和干燥制得的调味干制品具 有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的特点。试制品分清淡型和香辣 型两种,清淡型水分含量为16.1%、蛋白质含量29.7%、粗 脂肪9.28%、灰分9.31%;香辣型水分含量为16.2%、蛋白 质含量27.8%、粗脂肪9.31%、灰分9.46%。  相似文献   
105.
湛江海域14种主要海藻SOD含量与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湛江海域的14种主要海藻SOD粗酶蛋白含量与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OD含量高低与活性大小随藻种、生态环境、水分含量及其它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14种海藻SOD粗蛋白的含量在0.14±0.02mg/g~3.62±0.88mg/g干重之间,SOD比活力为182±42U/mg~11303±454U/mg。其中,杉叶蕨藻和总状蕨藻等可食用性海藻SOD粗酶蛋白和比活力均较高,是开发抗衰老与防辐射保健食品的良好天然资源。亨氏马尾藻、半叶马尾藻和小石花菜、鸡毛藻等不可食性海藻SOD粗酶蛋白含量较低,比活力较高,且含有高丰富的多糖类成分,是开发化妆用品的良好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6.
国内对油脂分析,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其中脂肪酸 组成,而对甘油酯分离和检测报道较少;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利用高温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 (HTGC-MS)等技术对甘油三酯分离和检测进行大量研究。该文对利用HTGC-MS分离和检测 油脂中甘油三酯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脂的分析,国内主要是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而对甘油酯的分离和检测报道较少,国外研究者利用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甘油三酯的分离和检测做了大量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色谱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分离技术,它保留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优点,但在一些方面更有优势。对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分离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SFC-MS)技术在甘油三酯的分离和检测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将是未来甘油三酯分离和检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研究负载白藜芦醇的红花籽油乳液(10 mL/100 g)对金线鱼鱼糜凝胶性能、微观结构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添加量(0.1%~0.3%)的白藜芦醇对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花籽油乳液的添加使金线鱼鱼糜凝胶的白度、持水性和结合水含量增加,凝胶质构特性较好,蒸煮损失率较低(P<0.05),且凝胶三维网络结构孔径较小,但凝胶基质中油滴分布不均匀,其油滴的平均直径大于2.0 μm,油脂的氧化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添加负载白藜芦醇的红花籽油乳液后,金线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和持水性增加,蒸煮损失率下降(P<0.05),且凝胶的质构和油脂氧化性稳定性明显增强(P<0.05),白藜芦醇在鱼糜凝胶基质中仍具有强抗氧化性。白藜芦醇能进一步乳化红花籽油,使细小油滴在凝胶基质中均匀分布,且与鱼糜中蛋白质相互作用促进了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当白藜芦醇添加量为0.3%时,油滴的平均直径小于1.5 μm,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孔径最小,具有均匀致密的空间层次感。因此,负载白藜芦醇的红花籽油乳液能改善金线鱼鱼糜的凝胶特性,增强凝胶的氧化稳定性,为新型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冻结速率和冻藏温度对文蛤蛋白质冷冻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IMP热电偶测温系统,对文蛤分别在-18℃和-30℃冻结温度下的冻结过程进行了测量,对-18℃和-30℃下3种贮藏形态的贝肉冻结样品和冻藏样品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Mg~(2+)-ATPase活性、盐溶性蛋白溶解度及添加抗冻剂后防止其冷冻变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冻结对贝肉蛋白质变性影响不大,冻藏使蛋白质发生显著的变性,温度低的变性小;在贮藏贝肉的3种形态中,无完整细胞形态的贝糜的变性幅度最大,碎贝肉次之,贝肌肉形态的保持得较好;添加抗冻剂能有效防止贝肉蛋白质冷冻变性,尤其能使贝糜形态贝肉蛋白质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0.
为改善鱼糜制品的风味,比较添加6种植物油(2 mL/100 g的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橄榄油和红花籽油)对金线鱼鱼糜凝胶气味、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感官特性的影响,探讨植物油的种类对鱼糜凝胶风味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6种植物油均能改善金线鱼鱼糜凝胶的气味,使鱼糜凝胶中醛类、酮类和烃类等挥发性化合物的浓度增大,种类增多(P<0.05),其中添加椰子油的凝胶被检出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最多为66种。添加椰子油的凝胶中,气味活度值≥1的化合物高达10种,明显多于对照组和添加其它植物油的凝胶(P<0.05),且其关键气味成分主要是具有清新、椰子、果香等香味的2-庚酮、辛酸乙酯、2-十一酮、癸酸乙酯和丁位癸内酯,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凝胶独特的风味,提高了凝胶的总体可接受性,而添加其它植物油的凝胶中,关键气味成分主要是己醛、1-辛烯-3-醇、辛醛、癸醛和正十一醛。综上,添加植物油均能改善金线鱼鱼糜凝胶的风味,且椰子油改善效果最佳,更适于开发风味俱佳的鱼糜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