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低脆性温度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代乙酸乙烯酯为硫化点单体、二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为第3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乳液共聚合成了丙烯酸酯共聚物,经混炼、硫化制得超耐寒丙烯酸酯橡胶,并分别对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丙烯酸酯橡胶的拉伸强度达10 MPa,撕裂强度达23 kN/m,扯断伸长率300%左右,脆性温度低于-32...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以环烷酸镍、乙基倍半氯化铝、苯胺或磷化物组成的催化体系,用抽余油作溶剂,合成了M_n 为2000—4000、顺式—1,4含量大于80%的线型液体聚丁二烯。研究了催化剂的配比、浓度及供电子试剂对产物收率、分子量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反应过程作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可发性酚醛树脂制备中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的方式。酚醛树脂是最早工业化的合成树脂,它具有耐热、自熄、无腐蚀等优良胜能,在工业、建筑、民用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65.
在2.3.1节关于相对活性与Arrhenius公式关联的讨论中,曾假定反应组份的A项(空间-频率因子)差别不大,此时直接比较活化能B_(11)和E_(12)就可比较两种单  相似文献   
66.
丁—苯乳聚中不同引发体系的反应速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焦书科  罗斌 《弹性体》1993,3(2):1-7
本文以短周期(≤10小时)高转化(70±2%)E-SBR-1500的合成为目标,在对比不同氧化—还原引发剂聚合活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氯化剂/还原剂配比、电解质、乳化剂、硫醇和聚合温度对聚合速度的影响,为确定合成配方和加料方式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7.
分别用乙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与二氯乙酰氯反应合成了双(二氯乙酸)乙二醇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二氯乙酸酯),通过测定它们与单官能团引发剂2-氯乙酸乙酯共同引发的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证明它们分别是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四官能团和六官能团引发剂.  相似文献   
68.
热塑性弹性体热可逆性交联的解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69.
本工作以K_2S_2O_8-CaSO_4-Na_2S0_3 为引发体系,进行了丙烯酸乙酯无皂聚合的研究。在该引发体系中,CuSO_4 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它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促进剂。聚合首先是单体在水相中被引发,待分子链增长到一定长度后即出现沉淀,形成粒子,以后则是由粒子吸附单体进一步聚合。故该反应属于沉淀-吸附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N -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共聚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制备叔胺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然后在该共聚物乳液中加入光敏性乙烯基不饱和单体和可见光下分解的光敏引发剂 ,共混物涂膜于自然光下室温固化交联。考察了光敏引发剂用量、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交联时间对乳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异丙基硫杂蒽酮为光引发剂 ,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单体时 ,乳胶膜交联度在 0 5~ 1h内 >70 % ,2h内 >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