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76篇
综合类   48篇
化学工业   80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88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33篇
石油天然气   124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分析了火炮模拟试验中的各种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种试验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寻找最优的火炮模拟试验方法提供了理念依据.  相似文献   
32.
计算机在建筑渲染图制作中的应用王学军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即CA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传统的建筑业也受到这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omputerAidedAr...  相似文献   
33.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获取地下油气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核心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山地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带、碳酸盐岩、富油凹陷岩性地层圈闭、致密(非常规)油气勘探和油气开发等领域投入重金加大物探技术攻关力度,特别是"宽线大组合"、"宽方位、高密度"、"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地震勘探思路与理念,有效推动了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油气勘探配套技术的发展,并在生产科研项目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这些领域的物探技术攻关及取得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效果的回顾,结合当前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需求,对今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为地球物理新技术发展规划、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4.
测井资料在确定不整合面深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整合面是构造旋回和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重要依据,且与油气关系密切,因此准确确定不整合面的深度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但由于取心资料有限,地震资料分辨率较低等原因,对于地震响应不明显的地层,无法准确地确定不整合面的深度。而测井资料的纵向分辨率较高,不整合面在测井资料上具有特殊的响应特征,因此,在地震资料的宏观控制下,利用最优分割法对某研究区的不整合面进行了确定。结果表明,测井确定的不整合面深度与地质确定的不整合面深度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5.
富台油田下古生界潜山油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富台油田邻近车西和大王北两个生油洼陷,具有形成下古生界潜山风化壳油藏与潜山内幕油藏的有利条件。车古20、车571等滑脱潜山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埕南断层及台阶断层不均衡活动的影响,构造特征十分复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油藏在纵向上呈层状分布,包括八陡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冶里—亮甲山组—凤山组、馒头组四套油层。储层的发育程度控制油藏富集高产,生油洼陷烃源岩的最大埋深控制了油藏的含油底界。  相似文献   
36.
射线(群速度)方向与旅行时梯度(相速度)方向不一致,使得TTI介质的射线追踪变得非常困难。传统的以弹性参数表示的各向异性射线追踪系统比各向同性条件下要复杂得多,而且在每一步都要求通过解特征值问题来计算极化矢量,使得整个射线追踪过程相当耗时。鉴于此,本文引入一种用相速度和群速度重构的射线追踪系统,该射线追踪系统与各向同性条件下的完全相似,从而简化了TTI介质的射线追踪问题。在综合考虑多种走时计算方法的优劣后,选择波前构建法进行射线追踪和波前传播的计算。将简化的射线追踪系统与波前构建法的优势相结合,得到了简单、高效的TTI介质射线追踪方法,并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此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济阳坳陷盆缘地层目标勘探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济阳坳陷盆缘地层油藏分布规律研究和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了基于输导、保存、圈闭、储层等4项地质条件的成藏主控因素的分级评价方法。其中在输导体系条件突出了油源断层对盆缘地层目标成藏控制作用,在保存条件引入了对直接盖层厚度、顶底板条件的评价。同时结合常规勘探目标评价思路和内容,建立了济阳坳陷盆缘地层圈闭综合评价规范,该规范的建立对开展中国东部断陷盆地盆缘地层勘探目标的评价优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物探技术发展可归结为三大趋势:陆地装备已具备15 万道带 道能力,海上装备已具备26 缆的能力,未来装备向百万道发展;采集技术向宽方位、高密度、宽带可控震源、双检电缆等技术发展;处理技术向叠前深度、逆时偏移,全波形反演等技术发展。“十一五”以来,中国 石油坚持走技术发展之路,立足四大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物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石油物探技术与国际大公司相比,在装备制造、计算机硬件能力、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分析世界物探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石油各探区的勘探现状,就中国石油物探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作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意见与建议,以期推动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9.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舰炮操作人员进行训练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针对某型舰炮系统结构庞大,操作显示界面复杂的特点,选择具有组件复用性,界面真实感强,开发周期短的GL Studio软件来开发该型舰炮虚拟训练仿真系统.分别采用3DSMax和GL Studio建模工具建立舱室模型和控制台面板模型,利用Vega Prime进行场景驱动,实现了GL Studio模型向Vega Prime场景移植和场景模型间的交互控制,为操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虚拟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40.
激光和CCD快速自动测量车身曲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光学三角测量原理提出一种应用激光和CCD光电子技术非接触车身曲面快速自动跟踪曲面轨迹的等距离随动测量方法。并对实际轿车模型作了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