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普遍采用笼统注汽的方式,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层间吸气不均衡,新、老层间的相互干扰,降低蒸汽的热利用率。根据稠油油藏的实际特点,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影响层间动用的主控因素,确定了单因素影响下的合理配注比,并利用多元线性拟合回归出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分层注汽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层间的剩余油饱和度对注入蒸汽流量的影响最大,此外,渗透率、原油黏度和油层厚度都对蒸汽流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实例表明,分层注气能明显提高稠油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2.
原油乳化伤害在稠油开发生产中较为普遍,但影响原油乳化的因素较多,乳化伤害的预测和预防难度较大。通过室内实验测定渤海J油田原油乳化反相点,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出了原油乳化反相点与脱水原油黏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J油田发生乳化伤害的典型油井生产动态进行统计,得到了脱水原油粘度与反相区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建立了将实验数据与现场生产动态相结合的原油乳化伤害含水率区间预测方法。本文建立的原油乳化伤害区间预测方法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较好,目前已在J油田A2H、A25H井进行成功应用,修井作业后产能恢复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王宇飞 《炼油与化工》1999,10(4):13-16,20
简述了丙烯腈系纤维制造技术,论述了丙烯腈系纤维产品应用领域工,对我国未来腈纶的 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4.
王梅  张建民  王宇飞  肖海红  黄为 《煤矿开采》2005,10(6):16-18,24
矿井三维信息管理对煤田的有效科学规划和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矿山管理和生产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依托“大柳塔煤矿三维信息管理决策系统”项目,面向煤田的有效科学规划和安全高效生产,针对煤矿的生产、安全与管理的特点,以矿山专业软件M icro-m ine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V isual C++和数据库技术,以各种地质、测量、采矿工程数据为基础,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地质建模技术为手段,初步开发了具有真三维特点的煤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CoalM iner3D。系统有助于指导矿区的科学规划、资源管理、安全生产、辅助决策等,也为国内的其他矿井提供信息化建设的样板。  相似文献   
125.
王西峰  王雪琴  王宇飞  覃楚翰  严琼  邓仁健 《应用化工》2023,(6):1675-1681+1688
在UASB动态运行下,Fe0改性颗粒污泥对锑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9.5%,改性污泥各组分对Sb(V)的去除率高于未改性污泥,改性污泥中锑的生物质结合位多于未改性颗粒污泥。除锑后的改性污泥表面出现了大量颗粒状物体;多糖与蛋白质在改性污泥吸附锑时的作用效果相当;改性污泥吸附Sb(V)后,出现了FeSb2O4、FeOOH、Fe2O3、Fe3O4,反映出Sb(V)与污泥中的铁离子络合形成铁锑共沉物;吸附锑后,改性污泥的Fe2p峰的结合能从711.044 eV与724.642 eV变为711.105 eV与724.703 eV,说明Fe0改性颗粒污泥中的氢氧根被Sb取代,并与O-Fe结合,形成了Fe-O-Sb配位化合物,沉积于颗粒污泥表面,达到除锑效果。  相似文献   
126.
以锻造斗齿成品及斗齿用30CrMnSi钢亚温淬火工艺为研究对象,对斗齿成品不同部位的洛氏硬度及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对30CrMnSi钢经不同模拟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斗齿成品表面硬度略低于次表层2~3 HRC,齿尖硬度高于齿根硬度5~10 HRC。通过模拟锻造余热分段淬火工艺,30CrMnSi钢在870 ℃水淬时,其冲击韧性最高,为74 J;当淬火温度低于870 ℃时,由于奥氏体化不均匀或较多铁素体的出现会导致冲击韧性降低;当淬火温度高于870 ℃时,由于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粗大,淬火后所得马氏体也粗大,冲击韧性降低。建议生产中采用斗齿齿尖、齿根同时入水的整体淬火工艺,以使斗齿整体获得较高的硬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近60 a来韩江入海泥沙通量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采用Mann-Kendall方法对潮安水文站1958—2019年入海径流量和泥沙通量进行检验,并分析影响入海泥沙通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入海泥沙变化对邻近海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韩江流域入海径流量无显著变化,入海泥沙通量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并在1998年开始显著减少,在2001年之后减少更为剧烈。韩江流域大型水电站(青溪、棉花滩水电站)是导致入海泥沙通量开始显著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入海泥沙自1990s末显著减少的背景下,韩江河口附近海域由1971—2010年的小幅淤积转变为2010—2016年的小幅冲刷。三角洲岸线由1830s—1964年的向海推进(2.40~5.38 m/a)转变为1980s以来的较为稳定。这些都表明韩江入海泥沙的显著减少已经对河口邻近的海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针对渤海注聚油田聚合物堵塞问题,开发复合解堵修井液体系,利用修井作业窗口期解除近井地带聚合物堵塞,恢复油井产能.复合解堵修井液体系由主剂氧化剂和辅剂高效清洗剂、螯合剂组成.采用垢样静态溶解和动态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复合解堵修井液对聚合物堵塞物溶解能力.室内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聚合物降解、洗油和金属阳离子螯合能力,24...  相似文献   
129.
近年来,我国工业园区水污染事件逐渐增多。工业园区水污染不仅给周边水体自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更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了减少工业园区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友好发展,实现污水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工业园区污水治理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从多个方面去入手。  相似文献   
130.
构建数字化的电视演播室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描述了数字演播室主要组成、设备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