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承托处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准确控制箱梁截面的横向预应力,通过对某已建成的连续箱梁桥进行截面分析,并建立整体和局部的有限元模型,结合桥梁博士和MIDAS结构分析软件,分析箱梁截面横向预应力引起的箱梁内上承托拉应力的影响,进而分析箱梁在腹板与顶板的连接处的上承托开裂原因.分析表明: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2.
冯家山水库灌区地下水动态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林 《陕西水利》2010,(3):130-130,98
本文在介绍冯家山水库灌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冯家山水库灌区各区域多年来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渍涝灾害的治理,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观测的几点结论和建议,可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3.
离心风机的振动过大不仅影响自身的设备安全,也影响到电厂的安全运行。风机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和运行维护是影响离心风机振动过大的三大因素,特别是安装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风机的振动大小。要减小离心风机的振动,必须在安装的各个程序影响离心风机:风机和电机轴不同心;风机转子不平衡;叶轮轴向晃动大;轴弯曲;轴承弹子油隙过大;轴承座地脚螺栓松动;电机地脚螺栓或台板连接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其垫铁或垫铁与垫铁之间的间隙过大;电机台板与其垫铁或垫铁与垫铁之间的间隙过大以及电机四脚与台板之间有不接触者;转子与机壳摩擦;叶轮装反;叶轮与轴连接处松动;调节门开度方向不对;机壳因刚度不够造成机壳振动引起转子共振;基础刚度不够;地脚螺栓孔灌浆不密实使得地脚螺栓松动。  相似文献   
34.
接缝截面的存在削弱了桥梁受力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其强度和连接刚度都弱于一次性浇注的整体截面,这必然成为导致桥梁出现过大的下挠的原因.因而本文通过接缝刚度试验,得出接缝强度和刚度的降低度,并在试验结论的基础上,以某大桥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节段接缝刚度对悬臂浇注混凝土桥梁长期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美水沟水库病害存在的原因,针对存在的病害,依据现行规范提出了根除工程隐患的加固改造方案,并对除险加固项目投资做出了科学评价,可供相关管理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6.
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选择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扬程、流量的选择;热水循环水泵并联运行台数和流量的确定;循环水泵节能指标;循环水泵运行工况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7.
水利工程建筑在通过城镇、乡村时占用大量土地,其功能单一、利用价值较低。本文通过对灌溉渠道实行行加盖利用,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为水利工程设施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8.
读了本刊1985年第4期“压力机的增压系统”一文,我们认为在设计增压系统时,对其工作中的可靠性这一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等截面简支梁的分析,推导跨中挠度校验系数(ηy)与一阶竖弯频率校验系数(ηf)的关系;对某6梁式简支T梁桥的进行仿真分析,探讨在支座刚度变化、边界条件变异、桥面系参与受力以及承重构件损伤等各种情况下ηy和1/ηf2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差异。对两座装配式T梁桥进行静载试验以及动力特性测试,并分析各种试验工况下实测ηy以及1/η2f。仿真分析和实桥试验结果表明:1/ηf2能代替ηy来反映简支梁桥整体刚度,快速评定其承载力。  相似文献   
40.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个方面:(1)基于模型修正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2)损伤指数法;(3)人工神经网络法等,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振动分析和结构动力学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总结和评述,介绍了结构损伤识别领域研究的现状,给出了基于动力学参数和振动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的模式,并分析了存在的困难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