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1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蔡志明  王希敏 《声学技术》2007,26(5):968-971
1引言随着软件无线电的兴起与发展,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中的雷达领域出现了软件化雷达的提法,水声领域也开始关注软件声纳。但是,什么是软件声纳的真正内涵,为什么要发展软件声纳,一直是困惑我们  相似文献   
22.
KTNNP晶体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温溶液降温法生长出了掺Nb5+和Nd3+不同浓度的KTP(简称KTNNP)晶体,研究了晶体的生长习性与掺质种类的关系.测定了晶体的晶胞参数,并与KTP晶体作了对比,以掺质后结构的变化探讨了KTNNP晶体生长习性的成因.确定了掺质在生长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发现掺铌1%时使Nd3+的分配系数增大12.6倍,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晶体中Nd3+含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由多片DSP和工控机为核心组成的DSP并行处理系统,进行声纳阵元域信号仿真。为满足实时性与通用性的应用需求,探讨基于并行DSP系统的仿真系统的软硬件结合设计方法。根据仿真算法,设计仿真系统任务流水线并行模式;基于软件工程方法和设计模式,设计便于流水线阶段映射的DSP进程框架和适当粒度的任务封装;采用时延隐藏方式设计DSP间的数据通信。使用表明,这些设计既满足了实时性能的要求,又解决了并行多任务实时系统通常难以进行适应性维护和功能重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单轴晶体x(y)轴及半波电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KDP,DKDP等单轴晶体在激光技术中通常被作为激光器的Q开关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晶体的x(y)轴及其半波电压的标定为激光器的调试带来很大方便,我们介绍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单轴晶体x(y)轴及其半波电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ICP和激光粉末倍频法,对Nb^5 :Nd^3 :KTP,Nb^5 :Tm^3 ,KTP,Nb^5 :Yb^3 :KTP等三种不同双掺质的KTP晶体的晶胞参数、掺质含量及分配系数和粉末倍频效应进行了测试,并与纯KTP晶体作了比较,讨论了不同双掺质对KTP晶体晶胞参数及倍频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花生、芝麻作为辅料进行海带保健酱的研制,确定了海带浸泡时间和打浆加水量,并对海带、花生、芝麻以及调味料的用量对海带酱的影响加以探讨,并确定了较佳的保健酱配方。  相似文献   
27.
牛蒡在食品工业中加工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牛蒡在食品工业中的加工利用现状,对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正> KTiOPO_4(简称KTP)晶体是70年代中后期开发出的一种高效倍频晶体,它非线性系数较大(约为KDP晶体的15倍),抗光伤阀值高,能在0.35~4.5μm范围透光,失配梯度小,热导性和化学稳定性好(不潮解,900℃以下能稳定工作),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实现Ⅰ、Ⅱ类相位匹配,其综合性能优良,为当今国际上公认的″全能″倍频材料。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单位从事KTP晶体生长及性能研究并取得可喜进展,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最佳相位匹配条件随生长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这说明KTP晶体的折射率可能受生长工艺和杂质含量不同的影响而产生微小差异,进而影响到其位相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29.
描述了WindowsNT下的内核模式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和内存管理机制,给出了用DDK设计物理内存访问的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针对数据流驱动的信号处理应用的可视化建模与模型转换问题,采用通用建模工具GME建立信号处理应用的可视化建模环境,并设计模型解析器实现图形化模型到XML架构模型的转换。参照GME提供的信号处理应用元模型,引入了描述具体信号处理应用的属性特征,并扩展了建模元素,构建了面向信号处理应用的可视化建模环境。在GME的解析器开发框架下,采用元生成器方法完成模型解析器的创建,实现模型解析。应用实例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完成对信号处理应用的可视化建模与模型转换,提高信号处理应用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