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8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垂直燃烧(UL-94)、极限氧指数、热失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从热分解阶段的机理、燃烧表面炭层形貌等方面对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在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氢氧化镁(MH)和EVA/氢氧化铝(ATH)体系的协效阻燃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阻燃剂总含量相同的情况下,EVA/MH/MCA体系的UL-94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3.4%,而EVA/ATH/MCA则无法通过UL-94测试;EVA/MH/MCA体系热稳定性更好;EVA/MH/MCA体系形成的炭层结构更加紧密,阻燃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2.
凹凸棒土改性PVC/HDPE合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硅烷偶联剂(KH-370)修饰的凹凸棒土(AT)表面吸附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丙烯酰胺(AM),用处理过的凹凸棒土(AM-AT)填充PVC,HDPE合金,测试其力学性能,发现力学性能有所提高。用FTIR,XRD,DSC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T对复合材料中的HDPE结晶影响不明显,但AT和引入的马来酸酐接枝HDPE(HDPE-g-MAH)对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熔融峰顶温度tm都有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3.
PVC/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采用钠基蒙脱土及经有机化处理后的蒙脱土分别通过纳米粒子直接填充分散法和熔融插层法与PVC混合制备PVC/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有机蒙脱土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上述两类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此外,考察了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钠基蒙脱土后与PVC熔融混合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NBR改性硼酚醛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NBR用量对:NBR改性硼酚醛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对改性前后硼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硼酚醛树脂的冲击强度随NBR用量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当NBR用量为6.7份时,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NBR与硼酚醛树脂之间不是简单的物理共混,而是发生了共聚反应,改性硼酚醛树脂的固化峰顶温度下降,耐热性(低于430℃时)提高。  相似文献   
25.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物理共混和核-壳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PU/PA,PUA)乳液,并对不同改性方法制得的乳液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及涂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涂膜耐水性、耐热性和固含量较水性聚氨酯(PU)有明显的提高,力学性能稍有下降;PUA综合性能优于PU/PA。  相似文献   
26.
以二苯甲酮为引发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为交联剂,采用紫外光对聚烯烃弹性体(POE)进行辐照交联,研究了辐照时间对POE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维卡软化温度、耐热性、电性能、硬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延长,POE的凝胶含量、绝缘性逐渐增加,拉伸强度、热分解温度、拉伸断裂能、硬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先升高后下降,而断裂拉伸应变逐渐下降;当辐照时间为2 s时,拉伸强度、体积电阻率、维卡软化温度较纯POE分别提高29.3%,436.4%,6.1℃。  相似文献   
27.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反应型乳化剂SVS与传统乳化剂(SDS,OP-10)复配,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醋-丙微皂乳液,讨论了软硬单体的选择,乳化剂选择及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TEM等对共聚物的结构和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方式,采用合适的反应型乳化剂复配体系,可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乳胶粒子粒径在80-100nm的醋-丙微皂乳液。  相似文献   
28.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0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产物为纳米siO2-g-PBA,采用透射电镜(TEM)、偏光电子显微镜(PLM)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聚甲醛(POM)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有少量的PBA接枝了:纳米SiO2表面,且该粒子在POM中分散均匀;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不改变POM的晶型,但POM的晶粒尺寸变小.a纳米SiO2-g-PBA复合粒于的异相成核作用较纳米SiO2明显;纳米SiO02及纳米Si2-g-PBA复合粒子使POM的结晶温度升高,熔点升高,结晶度升高.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使得POM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且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聚丙烯纤维物理改性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共混改性法、填充改性法和纳米材料改性法对聚丙烯纤维的改性及相关性能的影响;并综述了聚丙烯纤维物理改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30.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机理、RAFT试剂的制备以及RAFT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RAFT反应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