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首批"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召开。3月20日,"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召开。首批16家"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名单同时公布。按照教  相似文献   
22.
混合配筋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玲  冯香玲 《施工技术》2012,41(16):118-122
提出了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的新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概念,以提高预应力管桩的抗弯承载力和延性.通过5根配有非预应力钢筋的混合配筋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原型和2根普通预应力混凝土对比管桩的标准抗弯试验,研究了配置非预应力钢筋后的新型管桩的极限弯矩和刚度.基于混凝土规范和试验结果,建议了新型管桩抗弯承载力设计计算理论公式和用于管桩出厂检验的桩身极限弯矩检验值理论计算公式,均和试验结果符合良好,且满足管桩设计要求.提出了新型管桩开裂前和开裂后抗弯刚度的计算公式,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3.
24.
多功能全毛针织绒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毛针织绒线抗菌、防缩和防蛀等功能性处理工艺,从小样试验到大样生产进 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其染色性能办作了研究。采用 Basolan DC和 Basolan MW进行氯化- 树脂防缩,用抗菌剂FM和防蛀剂JF—86进行抗菌、防蛀处理后的全毛针织绒线,集抗菌、 防缩和防蛀于一体,能有效地抵御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 菌的侵袭,防止各种类型蛀虫的蛀蚀,可置于洗衣机中洗涤而不变形、不褪色。其24小时对大肠杆 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高达95.44%和99.99%,其防缩性能按国际羊毛局机可洗试验 方法进行最强烈的毡化收缩洗涤试验(IMS TM315 × 5A)后,毡化面积收缩率仅为4. 3%,小于 国际羊毛局超级耐洗的8%的标准  相似文献   
25.
本文运用桁架理论建立了受扭构件受力模型,引用砼双向受力状态下强度理论和破坏准则推导出压扭和拉扭构件承载力公式,和现行规范(GBJ10一89)符合较好,验证了《规范》的合理性,并用试验结果检验了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  相似文献   
26.
基于课题组前期所做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试验结果,分析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不考虑界面粗糙程度的条件下,随着剪跨比λ的增大,截面正应力增大,界面承载力减小;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受拉纵筋均达到屈服。当λ≤2时,界面开裂,发生剪切破坏;当λ>2时,界面处较小受压区高度混凝土压碎,发生受弯破坏。基于新加梁端界面破坏机制及受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提出考虑新加梁受拉纵筋抗力和剪跨比λ影响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模型。由试验数据分析,建立反映剪跨比影响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大量已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基于可靠性分析,建立满足可靠度要求的新加梁与原混凝土界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7.
某钢结构厂房柱下混凝土基础加固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钢结构厂房,在上部结构主体完工时检测发现钢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不足C10,设计计算了钢结构加固基础的方案,使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要求,并对施工方法和顺序进行研究探讨,加固后的混凝土独立基础,不仅满足强度要求,而且施工速度快、方法简单,对原混凝土扰动最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该设计及施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加固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不同的铺层比例以及化学试剂,考察了苎麻/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试样相比,经过KH-570和NaOH处理以后,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强度有所提高。随着竹纤维含量的增加,经KH-570处理的试样的拉伸强度逐渐增大,而经NaOH处理的试样的结果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9.
李宗坤  王新玲  李杉  姜景山 《工业建筑》2005,35(Z1):194-195
针对斜拉桥高次超静定复杂结构,建立了合理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整体进行了空间非线性静力分析,以彩色图给出了桥梁结构的弯矩图,斜拉索拉力图,提出了预应力布设的修改建议。分析结果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针对用于多层住宅的新型复合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可能的3类耗能机制:支撑梁铰机制、支撑柱铰机制及混合耗能机制进行了抗震耗能机制分析。选出1榀复合结构,根据虚功原理,经过计算、分析、筛选,推导出了各种耗能机制的极限荷载半解析解。在分析了耗能机制性能的基础上,选择出复合结构合理的耗能机制,认为支撑梁铰机制为较好的抗震耗能机制,其次为混合机制,尽量避免出现支撑柱铰耗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