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化学工业 | 28篇 |
金属工艺 | 50篇 |
机械仪表 | 30篇 |
建筑科学 | 12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10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 |
冶金工业 | 10篇 |
自动化技术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UAV LiDAR具有高效、准确地采集复杂地形点云数据的优势,已成为构建精准数字地貌模型的重要手段。然而,针对背斜地貌的UAV LiDAR点云构建数字地貌模型的插值误差研究缺乏,严重制约了其在地貌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禄丰恐龙谷环状构造中背斜地貌的UAV LiDAR点云数据,优选了IDW、NN、RBF、TIN、OK插值算法的关键参数,采用交叉验证和模型差异衡量不同点云密度和地表粗糙度下的插值精度,全局Moran指数、地貌参数分析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最优的模型分析褶皱构造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IDW最优参数为权指数2和搜索点数16,RBF为规则样条函数和搜索点数24,OK为球面函数、无方向和搜索点数8;2)IDW最容易受点云密度的影响,TIN抑制插值误差随点云密度变化的效果最好,OK构建的模型最优;3)局部插值误差在空间上是可变的,地表粗糙度大的区域误差增加得快;4)该褶皱分为穹窿构造和短轴褶皱两类,翼间角为108~131°,背斜Ⅱ沿西南-东北向地下延伸。研究结果可为UAV LiDAR用于禄丰恐龙谷环状构造数字地貌建模及地表特征测量模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73.
一、概述
球墨铸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磨性能、吸震性能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不仅被广泛使用,而且不断替代铸钢材料制造高要求的结构件。但普通球墨铸铁的缺点是低温抗冲击性能差,因而在应用于低温下承受动载荷的工件方面受到一定制约。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对储层参数的预测,肯定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即克里金技术比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具有优越性,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指导实际生产工作,取得了成功,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显现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某框架结构住宅综合楼,建筑面积3216m~2,采用钢筋混凝土带梁筏式基础。基础混凝土浇灌连续施工长达48小时,工人连续作业,极度疲劳,而且时值春节前夕,工人急于回家过年,因而在整个浇捣过程中草率操作,最终酿成大范围蜂窝、孔洞的混凝土质量事故。一、事故状况(一)拆模后发现,筏基梁出现程度不同的蜂窝露筋和孔洞,最严重的孔洞面积为 相似文献
77.
部份氧化热碱洗脱碳系统利用CO_2再生气余热预热除氧前化学软水的装置,于1982年大修中施工完毕並投入运行,运转正常情况良好。一工艺流程部份氧化热碱洗脱碳系统每小时处理32000标米~3的变换气,弛放8100标米~3/时CO_2干气。原CO_2再生气的工艺流程是这样的:水碳比为2.5、温度约为96℃的含湿CO_2再生气,从再生塔顶出来,经再生气分离器分离部份冷凝液后进入CO_2再生器冷却塔被塔顶来的冷却水直接冷却。CO_2冷却到小于40℃后送往尿素工段。 CO_2再生气的温度尽管不很高,但含湿量大(水碳比为2.5左右),蒸汽的冷凝潜热是相当 相似文献
78.
针对非晶碳基薄膜高内应力和低膜基结合强度的问题,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系统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多层结构掺杂类石墨薄膜(GLC),探究载荷、摩擦副和介质环境对薄膜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多层结构GLC薄膜结构致密均匀,膜基之间没有明显缺陷,且力学性能良好。薄膜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因数曲线呈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分别对应于轻微的磨粒磨损、薄膜的剥离以及对磨球上碳质转移膜的形成。薄膜的平均摩擦因数随载荷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磨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对于ZrO_(2)陶瓷球,Si_(3)N_(4)陶瓷球因其较高的黏着倾向和较大的赫兹接触半径导致其较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GCr15金属球因其较低的硬度,导致碳质转移膜随金属磨削的剥离而脱落,造成相对较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相对于室温空气环境下,GLC薄膜在NaCl溶液中由于受到水溶液的冲洗和腐蚀介质Cl^(-)的侵蚀,导致薄膜从基体的快速剥离,造成更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研究成果可为提高非晶碳基薄膜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服役寿命和使用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电渣熔铸对42CrMo钢元素的烧损规律,测定了42CrMo电渣熔铸件上不同部位元素的分布,用XRD测定了枝晶内和枝晶间元素的微观分布;用电解法和萃取法测定了电渣熔铸前后的夹杂物的含量,并对夹杂物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渣熔铸件元素分布均匀,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通过电渣熔铸,夹杂物含量大幅度降低,硫化物由O.014%下降到O.006%,氧化物由O.0065%下降到O.0044%~O.0047%,夹杂物总量由O.0205%下降到O.OlO5%。 相似文献
80.
采用反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ZL104合金基体上依次沉积NiCrAl黏结层和TiN复相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组织观察、硬度测试、拉伸及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结合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并探讨了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复相涂层由TiN、TiN_(0.3)和少量TiO_2组成,其组织致密,存在少量孔隙和微裂纹;涂层与ZL104合金结合良好,结合强度达17.7MPa;TiN复相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 330HV,约为基体的22倍,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且远小于基体的;ZL104合金的磨损机制为微切削磨粒磨损和微疲劳磨损,TiN复相涂层的为微切削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