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18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金属原位分析系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钢铁研究总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部科学仪器改造项目“金属原位分析系统”于2002年1月25日在北京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该系统成功地解决了材料中较大范围内成分分布及结构的准确定  相似文献   
52.
由于硼-氟间紧密的化学键结合以及试样中硼与氟的不固定比例,致使含硼试样中氟的测定比较困难。本文介绍了三氯化铝回流法及碳酸钠熔融法两种分解硼-氟络合物的方法。文中对Light、Mannion关于氟电极电位滴定法采用硝酸钍或硝酸镧两种滴定剂优劣性的不同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实验上证明了介质对电位突跃的影响。推荐在异丙醇介质中,用硝酸钍作为滴定剂,其等当点电位突跃将明显增加。该法应用于含硼炉渣及氟硼酸电镀液中氟的测定。  相似文献   
53.
40年来《冶金分析》聚焦冶金与材料工程的科学技术进步,刊载论文展现了问题导向性、技术引领性、对象多样性、内涵丰富性、学科交融性、论文可参考性等鲜明特色,已成为冶金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学术刊物,有力地支撑了冶金与材料工程科技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4.
采用激光原位统计分布分析(Laser-OPA)技术表征非平面表面小规格样品(焊管弧形表面、船板钢厚板坯冲击试样和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成分分布情况,首次提出用二维投影含量等高图、三维形貌含量等高图等方法来表征样品非平面表面各化学元素分布状况。焊管弧形表面元素的频度-含量分布与最大偏析度的结果较吻合;对于船板钢厚板坯冲击试样,火花原位(Spark-OPA)、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LIBS-OPA)与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位统计分布(LA-ICP-MS-OPA)的元素分布情况三者一致;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的LA-ICP-MS-OPA结果表明,低熔点元素在多晶带区域容易析出,工艺上采用定向凝固技术能有效改善析出现象。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一种采用PVI和运算放大器控制高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串联均压的方法.简述了基于光压隔离器(PVI)的串联IGBT隔离驱动电路和基于PMOSFET的均压串联反馈电路,详述了采用运算放大器反馈控制实现高压IGBT串联均压的方法.最后,将PMOSFET均压和运算放大器反馈控制均压电路分别运用到高压恒流源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运用运算放大器反馈控制均压误差小于0.6%,优于PMOSFET均压效果.  相似文献   
56.
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对不锈钢连铸板坯横截面成分偏析进行研究,结合金相低倍组织形貌,定量表征了铸坯横截面上各元素含量的统计分布规律。在铸坯横截面上有一环状偏析带,此偏析带碳、硅、钛等元素为负偏析,钙、铝富集呈严重正偏析,且与低倍组织形貌中白亮带精确对应,由电磁搅拌所致。白亮带内侧上、下各有一条偏析带,其成分分布与白亮带相反,碳、硅、钛等元素富集呈正偏析,钙、铝为负偏析,其位置对应于中心等轴晶和柱状晶的交界处。碳、硫、钛的最大偏析点集中于铸坯横截面中部,硅、锰、磷、钙分布于白亮带附近,而铝呈弥散分布。钙、铝、钛为铸坯中主要偏析元素,其最大偏析度和统计偏析度均较高,均匀性较差。  相似文献   
57.
对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的4种典型的分析方法--脉冲分辨分析法、峰值积分法、单火花评估法和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法在钢中夹杂物的状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方法分析夹杂物的主要原理、特点和分析进展,也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指出了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在钢中夹杂物状态分析中的优势,并提出了该法在夹杂物分析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通过钢材冲击断口表面的成分分布结果分析影响材料冲击性能的原因,对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小样品非连续异形面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方法,以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获得中低合金钢冲击断口表面的元素含量信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到断口表面B、Al、P、S、Mn、Ti、V、Co、Cu、Nb等元素的位置分布、统计偏析度、最大偏析度。结果表明,Mn在样品断口表面中部区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偏析,统计偏析度高达19.50。通常认为元素的严重偏析必定伴随着夹杂物的聚集,因此由所建立的LA-ICP-MS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得出的Mn存在较为严重的正偏析结果,与扫描电镜分析得到的Mn夹杂物含量偏高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以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获得船板钢坯样品表面的元素含量分布信息,运用数据切割的方法将原始火花数据进行切割,然后与实际样品切割进行位置对应,从而实现了通过间接方法得到冲击断口样品侧表面碳元素分布分析数据。采用裁减合并的方法得到碳元素的平均统计偏析度为0.706 8,与实际分析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可用于中低合金钢小样品异形面中碳元素的火花原位偏析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60.
简单介绍了辉光放电质谱(GDMS)的基本原理。对辉光放电质谱在块状金属、半导体、非导体、溶液、气体和深度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块状金属和半导体的痕量元素分析为GDMS主要的应用,它们的研究报道众多;对非导体材料的分析扩宽了GDMS的应用范围;同时尝试采用GDMS对溶液和气体样品进行分析;GDMS作为一种重要的深度分析方法,相关的应用迅速增加。最后展望了辉光放电质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