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6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16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N,O-羧乙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壳聚糖与氯丙酸反应,制备了N,O-羧乙基壳聚糖,采用FT-IR、XRD和TGA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N aOH质量分数为15%和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与3-氯丙酸(原料比1∶1.5)反应3 h,可制得取代度达0.83的羧乙基壳聚糖。对铜、钴、镍、锌、镉、汞、铅等七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发现,羧乙基壳聚糖比壳聚糖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无机杂化颜料成为无机颜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黏土矿物是储量丰富、廉价易得的天然纳米物质,因具有独特的纳米片状、棒状和管状结构,成为构筑各种无机杂化颜料的理想基体材料。本文介绍了黏土矿物的结构特点,综述了黏土矿物基钴蓝、铋黄、铁红和其它色系杂化颜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展望了黏土矿物基无机杂化颜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和淀粉—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3种聚合物对黄绵土土壤结构、土壤流失量及保水性的影响。实验表明,PAM和PAS能显著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减少流失量并提高保水效果,且改良效果随聚合物含量增大而增强;而St-AS对黄绵土团粒结构改良和抗蚀性的作用不显著,但保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4.
不同来源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吸湿性与保湿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虾、蟹、蝇蛹和蝉子虫为原普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蝉子虫甲壳素和壳聚糖有较高的吸湿性和保湿性。  相似文献   
45.
甲壳胺与Zn(Ⅱ)的配位反应及其对结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甲壳胺(CTS)与Zn(Ⅱ)的配位反应。用红外、紫外可见光谱、X衍射和DSC等手段分极探讨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其配位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TS分子中的-NH2、-NHCO-和-OH与Zn(Ⅱ)进行了配位。CTS-Zn(Ⅱ)配合物中锌含量越高,其结晶性越强,新化学键的引入加快了CTS的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46.
考察了凹凸棒石黏土酸处理浓度、热处理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双氯芬酸钠吸附和体外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凹凸棒石黏土酸处理浓度的增加,双氯芬酸钠的吸附率明显提高,天然凹凸棒石黏土对双氯芬酸钠的吸附率只有19.7%,而采用12mol/L的盐酸处理后,吸附率可达62.4%,但吸附量越高累积溶出度则越低。随凹凸棒石黏土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双氯芬酸钠的吸附率先增加后减小,在300℃时吸附率最大,累积溶出度表现出了相似的趋势。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双氯芬酸钠吸附率和累积溶出度在4h后趋于平缓。双氯芬酸钠的释药模式符合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47.
将建筑垃圾各部位(板、柱和砖)按质量比1∶1∶1混合后成建筑垃圾砂,按照不同比例10%、20%、30%、40%和50%的掺量替代天然砂,并测试混合后再生垃圾砂的表观密度和空隙率;随后与胶凝材料和添加剂混合制备自流平地坪砂浆,按JCT 985—2005《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要求测试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试验表明:混合后再生垃圾砂表观密度基本在1 500 gL,空隙率随建筑垃圾砂掺量增加而增大,掺量50%时,达到最大35%;砂浆流动度随建筑垃圾砂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掺量为30%时,达到最大110 mm;建筑垃圾砂掺量为50%时,砂浆90 d抗压与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分别是48.1、6.5 MPa;砂浆吸水率随建筑垃圾砂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掺量为40%时,达到最大10.8%。  相似文献   
48.
宗莉  杨效和  王爱勤 《腐植酸》2015,(2):15-19,32
将腐植酸、凹凸棒石黏土和保水剂以及其他有机质复配成腐植酸复合材料,在室内开展了5个不同施用量(0、0.25%、0.5%、1%、3%)对沙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材料能增强沙土的持水能力,降低土壤p H值,改善土壤结构,其施用量为1%时改良效果明显。室外种植试验发现,腐植酸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沙土的生物酶活性、植物成活率和地上生物量。当施用量为600 kg/hm2时,沙土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高于对照70.2%和18.4%。应用于梭梭、沙枣树和葡萄的种植试验后,材料用量为600 kg/hm2与对照相比,沙枣树成活率提高了34.7%,梭梭胸径和株高分别提高了23%和88%,葡萄叶片数量提高了104%。该结果说明施用含腐植酸复合材料可提高植物对风沙干旱环境的抗逆性,可应用于沙土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49.
蔡佳佳  徐惠  王爱勤 《应用化工》2011,(12):2109-2112
采用乙酸镁对凹凸棒黏土进行改性处理,考察了乙酸镁浓度、悬浮液浓度和pH值、反应温度和搅拌时间以及放置时间等因素对凹凸棒黏土在蒸馏水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酸镁浓度10%,悬浮液浓度7.5%,pH=8,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4 h和放置时间24 h的条件下,改性凹凸棒黏土有最高的黏度。其中,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的黏度高于蒸馏水中的黏度。  相似文献   
50.
不同酸处理对凹凸棒石粘土理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液比1∶10时,将凹凸棒石粘土分别采用1%HCl、H2SO4、H3PO4、CH3COOH、HClO4和H4P2O7溶液进行处理,通过红外光谱、凹凸棒石粘土成分、比表面积、稳态剪切流变和脱色力性能的测定,考察了不同类型酸处理对凹凸棒石粘土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凹凸棒石粘土原土相比,经酸处理后可溶出凹凸棒石粘土中的Na+、Mg2+和Ca2+离子;HCl、CH3COOH、H3PO4和HClO4溶液处理的凹凸棒石粘土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但平均孔径增大;经酸处理后凹凸棒石粘土剪切粘度降低;用H2SO4处理的凹凸棒石粘土表现出最好的脱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