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7篇
轻工业   1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31.
以反渗透技术应用于海水淡化为背景,采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聚酰胺反渗透膜材料PA及3种改性化合物(PEGMA,SPM,AMPS)与水分子、典型有机污染物海藻酸AA形成各种氢键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生成几率与平均相互作用能,以此为基础选择适宜的膜改性化合物,增加膜表面亲水性,降低海藻酸污染。分子力学计算表明,PA及三种改性化合物与水分子结合的强弱顺序为:PEGMA>PA>SPM>AMPS;它们与海藻酸AA分子结合的强弱顺序为:AMPS>PA>SPM>PEGMA。将PEGA“链接”到聚酰胺膜SW30表面,制得改性聚酰胺膜MSW30。实验表明,改性聚酰胺膜MSW30的亲水性能及抗污染性能均较原膜SW30有显著提高,实验结果与分子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2.
尿素包合法分离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废弃油脂所制的生物柴油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不饱和脂肪酸甲酯。适宜工艺条件为:m(尿素):m(生物柴油)=1.7:1,甲醇用量比5.7~7.4 mL/g(以生物柴油计),包合温度5℃,包合时间18 h。在此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甲酯收率44.64%,质量分数90.23%。  相似文献   
33.
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二聚酸甲酯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废弃油脂制备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产物经分子蒸馏后得到单体酸甲酯(生物柴油)和二聚酸甲酯.研究了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加入量为脂肪酸甲酯质量的10%,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二聚酸甲酯产率达到74.0%,粗产品经提纯后二聚酸甲酯含量为90.7%.自制片状活性白土催化剂活性好,催化剂与产品容易分离,产品夹带损失少.  相似文献   
34.
以自制La2O3/Mg O固体碱为催化剂,采用脂肪酸甲酯甘油解合成单甘酯;采用薄层色谱、柱色谱、FTIR、1HNMR对产品进行了分离和鉴定;考察了反应温度、甘油与脂肪酸甲酯投料比、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单甘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单甘酯的红外光谱图与其标准品红外谱图相符;1HNMR数据表明,产品单甘酯为亚油酸单甘酯和棕榈酸单甘酯的混合物;合成单甘酯的最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催化剂添加量0.75%(以脂肪酸甲酯质量计),投料比n(甘油)∶n(脂肪酸甲酯)=2∶1,反应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单甘酯产率达70.53%。  相似文献   
35.
从理论上分析了挤出机螺杆转速与聚合物共混物中分散相颗粒数的关系以及螺杆转速对共混物阻透性能的影响 ,实验测定了在不同转速下制得的共混物的阻透性能。并根据阻透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渗透实验数据推算出不同转速下共混物内不可透薄片的形状参数。实验表明 ,一般情况下溶剂透过共混物的渗透率随着转速的增加 ,有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渗透率最低点对应的转速为最佳转速。分散相体积分数不同 ,其最佳共混转速不同。当共混转速超过临界转速后 ,溶剂渗透率的对数值随转速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36.
油田采出水处理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年来 ,国内油田在采出水处理中主要采取的是“除油段 +过滤段”的工艺模式 ,其中除油段基本上采取了如下方法 :①物理法 ;②化学法 ;③粗粒化法 ;④旋流分离法 ;⑤气浮法。尽管各油田在采出水处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注入水质标准的提高 ,对处理流程中的除油段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各油田实际运行状况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药剂的筛选、投加量、投加点、投加方式、还是现场的配制、成本的控制等均成为制约水处理效果的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各油田陆续在提高装置的效率以及改善工艺流程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7.
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群的构建与整合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按照"门数适宜,重点突出,相互支撑,形成一体"的基本设想,我们选择传递过程原理、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以及化工专业实验六门课程构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心课程群.从核心课程群整体考虑,开展了教学内容改革与课程整合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8.
羟基磷灰石(HA)是一种生物活性材料,存在于动物的骨组织中,与正常骨骼中的成分相似,并且易被人体组织吸收,又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以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虽然羟基磷灰石能够与骨有较强的结合,但羟基磷灰石自身的脆性和强度缺陷限制了它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含有羟基磷灰石的复合膜已被设计出来,这些复合膜的设计优化了羟基磷灰石的缺点,同时也发挥出了羟基磷灰石的优点。本文就HA分别与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材料、金属材料复合展开了讨论,综述了含HA的复合膜在GBR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9.
菜籽蛋白萃取过程的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11.5和12.0及20~50℃情况下双液相萃取了菜籽的菜籽粕蛋白质及植酸,测定了其萃取率。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萃取过程的热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建立了废水电解絮凝浮选法脱油动力学方程。在实验条件下电解10min,废水中可脱除油的去除率大于90%。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废水中不可脱除油含量下降,但脱油速率常数k值增加不多。中性废水的脱油速率常数k值小于酸性或碱性废水。加入少量的PAC有助于废水除油。当电解功率相同时,两种电极联结方式的脱油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