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7篇
矿业工程   38篇
轻工业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提高飞行员注意力检测准确性、及时性,文中提出一种融合EEG与视觉注视的注意力分析方法。文中以飞行训练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以飞行效果评估与反应时测试融合的注意力评估方法,以此为参考对视觉注视、EEG数据进行分割、筛选制作成数据样本,构建EEG、视觉注视数据集。建立MHA-LSTM网络模型对融合EEG、视觉注视的多通道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实验表明,网络模型平均准确率达到93.56%,比LSTM模型准确率提升了4.6%,可见文中方法在检测性能上具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2.
网格的目标是整合网络中各种各样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网格中最主要的矛盾是资源的共享和自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本文提出了二级协商模型,一级面向市场的协商和二级面向任务的协商,并提出各级的协商策略.另外,基于Web服务成熟的技术和网格架构,将二级协商过程封装成Web服务的形式,形成具体的网格资源协商架构.  相似文献   
33.
简要介绍了矿用地面节能型变压吸附制氮设备的制氮流程,主要技术指标,特点及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4.
本文构造了一种适用于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三次可控曲线,文章给出了它的性质及通过控制因子的调节解决了两平面可控曲线间光滑连接问题,推广了Be'zier曲线的光滑连接条件。  相似文献   
35.
一种基于小波包的图像压缩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用离散的正交小波和滤波器构造小波包,再用构造的小波包对图像进行二级分解,各频段编码方式为:低频部分作DPCM编码;中频部分采用DCT工经阀值后作游程编码;高频部分不作编码处理,在解码时用零进行填充,实验证明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编码方案,重构图像质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图像检索模型,该模型采用J2EE设计模式和MVC结构进行设计,整个模型由显示视图、控制视图、查询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等4部分组成.在检索方面,主要采用颜色、形状、纹理等相对成熟且高效的检索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机理,并进一步给出了各部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7.
矿井防灭火新装备———JXZD-400型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车为满足煤矿注氮防灭火选择氮气源设备的需要,由煤科总院重庆分院、温州瑞气机电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JXZD-400型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车通过煤炭部科教司组织的技术鉴定(煤部科鉴字[1996...  相似文献   
38.
<正>近年来,我国煤矿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井通风负压和开采强度的加大,煤炭自然发火的频率也在相应地增长.而目前我国煤矿对预防和扑灭井下火灾仍以黄泥灌浆为主,但由于此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已不完全适应综采工作面防灭火的需要,有待探寻新的防灭火方法.根据国外大量使用液氮或氮气防灭火的经验和国内已完成了模拟火灾液氮灭火试验的情况,为寻求将氮气直接用于煤矿井下防灭火的工艺,义马矿务局、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JXZD-400型井下移动式碳分子筛制氮车的研制(配套设备的选择研制和成套设备的布置)、制氮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经济指标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0.
针对低浓度含氧煤层气深冷液化制取LNG的工艺特点,论述了其工艺流程中脱水环节的重要性,阐述了吸附脱水的原理,并就脱水技术方法的选择、脱水装置中吸附塔数量的设置、脱水吸附剂的装填方式的运用以及再生加热系统的拟定等进行了分析,为低浓度含氧煤层气制取LNG脱水装置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