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实现纯钛板坯在钢铁工业加热炉中的加热过程自动化控制,测量了 TA1工业纯钛在21.6~975℃的密度、比热、热扩散系数等参数,计算了导热系数,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到纯钛的晶格结构转变温度约为885℃,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 TA1钛坯加热自动控制模型,实现了在钢铁工业加热炉中高质量加热钛坯.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模...  相似文献   
42.
车速对钢轨接触疲劳伤损的影响及高速线路钢轨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专门的试验机对不同线路条件钢轨的接触疲劳伤损特点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车速在200km/h以下时,随车速提高钢轨的磨损量减小、接触疲劳伤损加剧;车速达300km/h时,钢轨的磨损量和接触疲劳伤损均减轻.该试验结果得到了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相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车速在200km/h以下的客货共运快速线路,宜选用强度为1 100MPa级的热处理钢轨;车速达300km/h左右的高速客运专线,应考虑选用强度较低、但裂纹萌生和扩展速率较低、KIC值相对较高的U71Mn热轧钢轨,或成分性能与之相类似的其它钢轨.  相似文献   
43.
4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优越性能,在众多领域均有应用价值。由于传统针式静电纺丝效率较低,电纺纳米纤维并未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无针静电纺丝作为一种新型电纺方式,具有较高的纳米纤维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无针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对某型号重型卡车升级前“8+5”P510L材料和升级后“7+4”P590L材料的纵梁进行了弯曲弹性变形和扭曲变形的强度及刚度指标模拟计算,并对升级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590L材料制造的“7+4”纵梁比原来采用P510L材料制造的“8+5”纵梁的强度更高,刚度有所下降,但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一个嵌入了Agent的文本编辑器,名为SmartTag,它能够通过与用户的一系列交互推理出通用模式。用户通过提供一些文本搜索的例子,Agent会推理出一个能够覆盖这些例子的通用模式,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弹出菜单手工调整当前的模式以得到最终模式。然后,Agent可以通过得到的模式自动匹配当前文档中的其余文本字符串,这一交互过程简化了动态文本搜索的复合程度,并且使得人机之间的交互更加自然。  相似文献   
47.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的重要干扰因子,与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类型、结构、地表腐殖质层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密切相关。林火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分配格局,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植物根系及土壤微生物活性亦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导致土壤碳储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因子。火干扰所排放的含碳气体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及气候变化,从而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有关土壤呼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林木生长季节,火干扰条件下非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定量描述及影响机理对科学评价和预测林火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半导体制造业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性和设备老化造成的控制器性能下降的问题,针对最常用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器,提出一种基于性能评估的在线优化方法。在性能评估过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中定义的输出均方差作为评判基准,提出一种新的性能评价指标。通过评估EWMA控制器的性能得到控制器当前的最优参数并自动整定,同时结合移动窗口技术实现在线优化,使控制器性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化学机械抛光过程的在线优化问题为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49.
潜山是渤海海域近期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油气运移条件是控制潜山成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大量已探明潜山油气藏解剖为基础,对渤海海域潜山进行了系统分类,总结了不同类型潜山油气藏运移模式及主控因素,探讨了运聚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表明:①根据潜山与生烃灶关系,渤海海域潜山可划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型。②源内型潜山发育“源内—断压双控覆盖式”近源运聚模式,潜山储集物性及圈闭规模是控制运聚量的关键;源边型潜山发育“源边—断压双控侧供式”近源运聚模式,源外型潜山发育“源外—断裂—潜山顶面不整合”及“源外—潜山内幕不整合”两类运聚模式,源边和源外型潜山油气运聚能力受圈闭大小、储集物性、运移距离、供烃量、不整合输导性能、供烃动力等多种因素控制。③在三类潜山油气藏运聚主控因素分析基础上,基于专家打分和加权平均原理,分别建立了“源内型”“源边型”和“源外型”潜山油气运聚能力定量评价模型,指出锦州14-A、渤中8-A等源内型潜山、龙口7-A源边型潜山是未来持续突破的重点方向,旅大25-A等源外型潜山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0.
薛永安  王德英  王飞龙  汤国民 《石油学报》2021,42(12):1581-1591
随着"湖盆成气"和"汇聚脊控藏"认识的提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和中—浅层成为"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以来渤海油田取得勘探突破的主要领域,获得多个亿吨级油气田。结合渤海湾盆地的勘探实践,明确了该盆地凝析油气和轻质油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渤海湾盆地凝析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在于在生油岩到储油层之上覆盖区域性超压厚层泥岩盖层。在渤中凹陷和辽东湾坳陷北部,盖层的压力系数超过1.4,其下部低位潜山是凝析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渤海海域中—浅层中—轻质油的成藏则受控于深层"汇聚脊",深层大型"汇聚脊"是油气的优势运聚方向。渤中凹陷、辽中凹陷、黄河口凹陷以及歧口凹陷的凝析油、轻质油资源潜力大,其斜坡带、凹陷区及低凸起发育多种大型"汇聚脊",而"汇聚脊"之上的中—浅层圈闭,特别是隐蔽型岩性圈闭是中—轻质优质高产油藏的重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