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The sensor array calibration methods tailored to uniform rectangular array (URA) in the presence of mutual coupling and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were addressed. First, the mutu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URA was studied, and then a set of steering vectors corresponding to distinct locations were numerically computed with the help of several time-disjoint auxiliary sources with known directions. Then, the optimization modeling with respect to the array error matrix (defined by the product of mutual coupling matrix and sensor gain-and-phase errors matrix) was constructed. Two preferable algorithms (called algorithm I and algorithm II) were developed to minimize the cost function. In algorithm I, the array error matrix was regarded as a whole parameter to be estimated, and the exact solution was available. Compared to some existing algorithms with the similar computation framework, algorithm I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potentially 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URA's error matrix, thus, the calibration precision was obviously enhanced. In algorithm II, the array error matrix was decomposed into two matrix parameters to be optimized. Compared to algorithm I, it can further decrease the number of unknowns and, thereby, yield better estimation accuracy. However, algorithm II was incapable of producing the closed-form solution and the iteration operation was unavoidabl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the two novel algorithms compared to some existing calibrat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42.
王鼎  姚晖  吴瑛 《电子学报》2012,40(12):2382-2389
针对乘性阵列误差(包括幅相误差和互耦)的校正问题,该文依据最大似然准则,提出联合校正源空域信息和时域波形信息的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嵌入式"Newton迭代以及交替迭代实现乘性阵列误差参数的数值优化,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数值稳健性.此外,文中分别在校正源时域波形信息未知和已知这两种情况下推导乘性阵列误差参数的克拉美罗界.仿真实验验证文中新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3.
王鼎  姚晖  吴瑛 《电子学报》2012,40(3):580-586
 提出了基于协方差匹配技术的均匀线阵互耦和幅相误差联合校正算法.首先,根据协方差匹配技术中的目标函数和均匀线阵的误差模型,设计了一种交替迭代算法用以实现各种参数的优化计算.接着,为了避免该算法中的每轮循环迭代都需要进行波达方向估计这一复杂环节,利用理想条件均匀线阵协方差阵的Toeplitz性,给出了另一种改进型交替迭代算法用以减少计算复杂度.与基于子空间技术的阵列误差校正方法相比,文中的两种新算法可直接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并且适用于不同的高斯噪声模型(例如噪声功率不一致),仿真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4.
王鼎  潘苗  吴瑛 《通信学报》2011,32(2):34-41
针对确定信号模型条件下方位依赖幅相误差的自校正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辅助阵元的方位依赖幅相误差最大似然自校正方法;针对最大似然估计器中出现的高维非线性优化问题,推导了一种改进型交替投影迭代算法,从而实现了信号方位和方位依赖幅相误差的优化计算.此外,还推导了信号方位和方位依赖幅相误差的无偏克拉美罗界(CRB).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芽孢杆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的影响因素,该实验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探针、菌体预处理方式、细胞通透化处理条件及杂交条件对FISH检测结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选出来的探针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在设计的探针中有两个可以特异性识别地衣芽孢杆菌,且使用双探针检测比单探针荧光效果更好,提高1.54倍灰度值;当反应条件为超声分散菌体时间120 s、溶菌酶处理40 min、杂交时间为6 h、甲酰胺浓度为30%时检测结果最佳,其灰度值为41.16、菌体检出率为96.35%;特异性检测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性识别地衣芽孢杆菌。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地衣芽孢杆菌的双位点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无需核酸提取及扩增,且具有较强特异性。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决传统的硬开关逆变器存在的高du/dt、高di/dt、高开关损耗以及电磁干扰(EMI)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PRDCLI)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该电路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所有功率器件均工作在零电压或零电流模式,可以实现与各种PWM策略的匹配控制.阐述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逆变器和谐...  相似文献   
47.
在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磁转矩的基础上,以抑制电机转矩脉动为目标,提出了有限元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S-SVM)及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设计方法,建立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有限元模型.经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了极弧系数、永磁体厚度和气隙长度对电机转矩脉动的影响曲线,生成了LS-SVM训练样本,经训练得到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LS-SVM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和LS-SVM模型拟合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LS-SV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了极弧系数、永磁体厚度和气隙长度的最优参数,经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首先介绍了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原理,并根据软件无线电和虚拟仪器的思想,基于NI(National Instruments)的PXI硬件模块和LabVIEW软件平台,实现了100 kHz~2.7 GHz频率范围内的宽带频谱扫描、频率测量、带内功率测量、邻波道功率测量、信号带宽测量等功能。最后,利用该测试平台对实际信号进行测量,并与频谱分析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单粒子翻转二维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星用半导体器件不同区域的单粒子翻转(SEU)机理研究提供一种高效、可靠手段,基于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从重离子微束辐照技术和存储器单粒子效应检测技术这2方面,对微电子器件SEU二维成像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虚拟技术的测试系统。利用该成像技术,对国产2 kbit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的SEU敏感区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结果及以往手动测试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0.
丙烯酸长效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鼎 《安徽化工》2000,26(2):22-23
以固体丙烯酸共聚树脂为基料 ,加以改性树脂、颜填料、助剂、溶剂等配制成耐候性好、保光、保色性能优越的丙烯酸长效防腐涂料。本文介绍了产品的配方、工艺及主要性能指标 ,讨论了丙烯酸树脂型号、氯化橡胶含量以及施工方法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