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09篇 |
免费 | 333篇 |
国内免费 | 1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80篇 |
综合类 | 370篇 |
化学工业 | 790篇 |
金属工艺 | 322篇 |
机械仪表 | 329篇 |
建筑科学 | 640篇 |
矿业工程 | 258篇 |
能源动力 | 214篇 |
轻工业 | 539篇 |
水利工程 | 316篇 |
石油天然气 | 477篇 |
武器工业 | 67篇 |
无线电 | 3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72篇 |
冶金工业 | 192篇 |
原子能技术 | 29篇 |
自动化技术 | 6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169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90篇 |
2018年 | 177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64篇 |
2011年 | 294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251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191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452篇 |
2000年 | 298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9篇 |
1975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polymer solar cells by post-additional annealing trea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adopt the post-additional thermal annealing (PATA) process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lymer solar cells (PSCs) with an active layer composed of a blend of regioregular poly (3-hexythiophene) (RR-P3HT) and fullerenes. It i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general annealing process, the crystallinity of RR-P3HT by PATA is enhanced, and the absorption peak is raised obviously at ~500 nm after PATA. With the optimized annealing conditions, the device shows an enhancement of 31% in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 5% in open circuit voltage (Voc), and 11% in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general annealing device.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传统谱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局限,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GP-LV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高斯过程(GP)对人脸流形建立概率模型,得到高斯过程隐变量模型(GP-LVM);其次,分析GP-LVM得到共有信息(shared information)和独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利用概率最大化与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参照矩阵和参照值;最后,实现多角度人脸识别。选取Yale, JAFFE, FERET, CMU-PIE 4类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多角度人脸,针对无角度人脸识别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K(4P)与H2的电子-高转动态能级间的碰撞转移.利用CARS(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探测H2的高转动态分布,扫描和激活CARS谱证实了在的H2(0.9),(0,10),(0,11)和(1,7)能级上有布居.由扫描和激活CARS谱的峰值得到转动态布居数之比.通过速率方程分析,由时间分辨CARS轮廊得到(0,9),(0,10),(1,7)的自弛豫速率及H2(0,11)→H2(1,7)的碰撞转移速率系数为(2.2±0.6)× 10-12cm3s-1. 相似文献
104.
鉴于4G通讯服务的逐渐扩展,拥有者对于高数据传输率的无线电话入网需求不断增加,这对无线通讯网的负荷能力带来飞速的扩充。一方面使用者应当有不断创新;旧装置的不断淘汰使得通信费用下调,从而增加了拥有者对高速无线电话入网应当有。无线设备使用者对于上网速度的应当有、影像观看、无线设备多数使用者对MAN的应有不断扩充,是推动网协无线引导通信创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5.
在南海西部海域超浅层、破裂压力低、疏松砂岩且泥岩含量高的储层钻水平井时,PRD钻井液受泥岩污染造浆致使黏切升高、压漏地层而提前完钻,在砾石充填过程中经常出现漏失而无法完成充填作业,造成防砂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EZFLOW直接返排钻井液为基础,通过优化加入新型胺基抑制剂,解决了该地区地层泥岩造浆和井下ECD值升高的问题,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和泥饼的耐冲刷性能,有效降低了砾石充填作业的漏失问题;通过优化盐水携砂完井液,加入液减阻剂,进一步降低了携砂液的泵送排量,提高了砾石充填成功率。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EZFLOW直接返排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未发生漏失,正常完钻;优化后的盐水携砂完井液在砾石充填过程中漏失速率仅为0.4 m3/h,砾石充填作业顺利完成,实现了直接返排试气,达到了预期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水基恒流变钻井液是一种适用于深水钻井作业的新型工作流体,目前关于该体系的报道较少。通过对一定温度压力下钻井液性能的检测以及流变模型分析,研究了水基恒流变钻井液的流变行为,并初步探索了恒流变机理。结果表明,在0.1~35.4 MPa范围内,当温度从4℃升高到65℃,黏度计读数φ6/φ3、动切力、塑性黏度等流变参数的变化幅度较小,分别在10~13、9~12、13~18 Pa及15~22 mPa·s范围内,且φ6与φ3读数随温度呈“U”型分布;在温度压力组合条件下,拟合经验流变方程的相关性排序为:宾汉塑性≈幂律<卡森≈赫-巴≈罗-斯模型,其中双参数卡森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且表达式简洁,适于描述水基钻井液的恒流变特性;以卡森模型为初始方程,引入T/P因子建立了高预测精度的动力学流变方程f(T,P,γ),相对误差平均值为7.19%±4.07%,偏差极大值集中在100( r/min)/65℃;分析了关键处理剂的分子形貌、结构及其与黏土片层的缔合作用,提出了基于分子形态的定性构效假设,揭示水基钻井液的流变稳定性本质。 相似文献
107.
弹性冻胶分散体与孔喉匹配规律及深部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颗粒型调驱剂与油藏孔喉匹配规律研究的缺乏是造成现场弹性颗粒调驱施工盲目性大、措施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技术问题,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以弹性冻胶分散体在岩心中的注入性及调控能力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匹配系数条件下弹性冻胶分散体(DPG)颗粒与油藏孔喉的匹配规律,并提出了冻胶分散体颗粒在岩心孔喉中的匹配及深部调控机理,为其在油田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实验研究表明:冻胶分散体颗粒呈较规则的圆球状且粒径分布均匀集中;当匹配系数优选为0.20~0.31时,冻胶分散体颗粒在岩心中兼具良好的注入性能和调控能力;通过多点测压和扫描电镜实验观察到,在优选的匹配系数范围内,冻胶分散体颗粒在岩心的前端、中端、末端均有堆积,且长岩心各区间封堵率均可达到80%以上,证明了冻胶分散体颗粒能够在多孔介质中实现深部运移,并且在多孔介质深部实现有效调控;根据压差梯度分析得到匹配规律及深部调控机理:当匹配系数较大时,冻胶分散体颗粒在近井地带快速堆积,造成注入压差急剧升高,甚至堵塞、污染地层;当匹配系数较小时,冻胶分散体颗粒不能在大孔喉或优势通道中实现有效堆积,无法对大孔喉或优势通道实现有效调控;当匹配系数在优选范围内时,冻胶分散体兼具良好的深部运移能力及深部调控能力,可以实现地层深部液流转向,大幅度提高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108.
孙成武傅德威张海涛刘民史运贞吴伟阳 《石化技术》2018,(11):8-10
对转油线焊缝泄漏及弯头更换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拟定工艺,并成功修复,为在用复合钢管的检维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9.
南海西部L气田埋深浅、地层破裂压力低、泥岩含量高,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因泥岩造浆导致钻井液黏度、切力升高,循环当量密度(ECD)升高导致压漏地层问题频发。为此,利用岩心驱替试验结果和软件模拟计算ECD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EZFLOW钻井液的流变性,并采用高浓度泥岩造浆的方法优化了其抑制性能,用自制的高压填砂承压仪评价了其承压能力。室内评价试验显示,EZFLOW钻井液低剪切速率黏度为15 000~30 000 mPa·s时,在直接返排渗透率恢复率达到85%以上的前提下,ECD小于地层破裂压力;优化后的EZFLOW钻井液抑制性和封堵性强,能够抗25%现场泥岩侵污。现场应用发现,EZFLOW钻井液表观黏度随井深波动幅度小,ECD附加值最大仅为0.07 g/cm3,钻进及砾石充填过程中均未发生漏失,产气量均超过配产的10×104m3/d,最高达16×104m3/d。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EZFLOW无固相弱凝胶钻井液能够解决超浅层水平井破裂压力低导致压漏地层和保护储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改善地面管网含硫酸性高温环境的腐蚀问题,用微波法合成了一种N掺杂碳点缓蚀剂NCDs,采用电化学和失重法测试了NCDs在25、60、90 ℃下对N80 钢片在模拟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NCDs浓度下,随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降低。在25 ℃下,缓蚀剂NCDs质量浓度为150 mg/L 时的缓蚀效率达到最大,达94.16%;在 60 ℃下,NCDs 质量浓度为 200 mg/L 时的缓蚀效率最大,为 82.92%;在 90 ℃下,NCDs 质量浓度为150 mg/L 时缓蚀效率达到 69.59%。对腐蚀形貌分析发现 90 ℃时,钢片表面的腐蚀坑深度和数目最多。吸附等温曲线表明,NCDs 在 90 ℃时吸附平衡常数最大,但高温会使其局部腐蚀更严重。此外发现N掺杂碳点的吸附类型为物理与化学混合吸附。该碳点缓蚀剂可有效解决地面管道高温下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