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11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7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 |
自动化技术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薄膜电容器使用在低频工况时感抗基本为零,等效串联电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电力电子电容器广泛应用,高频工况下低等效串联电感也成为电容器行业用户关注的重要指标。为此,本文主要研究薄膜电容器在设计时降低等效串联电感的方式,采用合理简化与等效,运用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场分析和公式推导方法得到等效串联电感的计算公式,对公式中影响等效串联电感的可控设计参数进行调整,有效地指导生产出适用高频工况的薄膜电容器。 相似文献
62.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压电缆及通道监控运维管理,提升电缆监控运维标准化和精益化管理水平,分析了电缆本体及通道环境包括光纤测温、护层环流、视频等13种在线监测装置,介绍了重庆地区在线监测装置规模,主要分布在市北、超高压、市区、市南等公司,设备类型主要是视频、接地电流、电子井盖、水位监控等,设备厂家主要为山东康威、上海波汇、苏州光格、福建和盛,视频监控装置可靠性较高,水位监测、光纤测温可靠性相对较高,气体监测可靠性较低,护层环流传感器容易出现告警,防外破振动光纤、消防烟感还没有较为成熟的运行经验,针对存在的管理及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监控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在线监测装置全过程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装置供应商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63.
64.
不锈钢304和316是换热器常用材料,研究CaCO3析晶污垢在这两种金属表面的生长特性是抗垢研究的第一步。在35℃0.05 g/L CaCO3溶液中,通过静态反应法研究CaCO3在两种金属表面的生长特性,采用称重法获得不同时间结垢重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得不同时间污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锈钢304和316表面结垢量很接近;pH升高不仅使结垢量增多而且促进四方形文石和方解石的形成,并且文石不断重结晶形成热力学最稳定晶型(方解石);pH升高使表面产生更多晶核,并且晶体分布没有规律、交叉重叠生长。 相似文献
65.
66.
铺作的形制演变是我们认识传统建筑区期特征的重要抓手,这其中尤以下昂最为关键,因其样式变异最为频繁,且与其他构件间的交接逻辑每有改动,都将导致整组铺作的安勘方式随之变化。本文围绕绘制于五代时期的榆林十六窟壁画楼阁图像,分析其下昂呈现的特殊细节,借助逻辑推导和实例佐证对其整体状貌进行复原。在此基础上探索促使其形成的构造和形式动因,并据之查证符合其本质特征的类似实例的分布与演变情况,探讨其与唐、宋官式为代表的两大营造体系间的技术关联性,评述其在技术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67.
500kV练塘输电线路工程中采用了同塔四回线路设计。在架线过程中遇到一个档内连续跨越220kV线路、沪杭铁路和2条35kV线路。跨越施工较为复杂,通过对500kV同塔四回线路复杂跨越的架线施工的总结,对以后同类工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8.
在架线施工中会经常碰到线路交叉、跨越繁杂和施工危险的情况,而施工方案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安全和进度。在500kV徐行变电站220kV出线工程中,遇到了多条交叉跨越线路,对短档内跨越多条高压线路和等级公路的施工场合,采取塔与塔之间全拉防护设施的保护方案,并对施工方法做了工程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69.
70.
为满足新型战机在地面待飞时对机载液冷系统的地面保障需求,本文设计开发并试制了飞机地面液冷车,分别对电源动力系统、冷却液输送系统、制冷加热系统(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电加热器)、电气控制系统和车载底盘及厢体5部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样车实现了液冷车补液、液冷车内循环、液冷车对机载液冷系统的加液/排液和外循环供液保障等功能。在环境温度为5 ℃的外循环制热和30 ℃的外循环制冷时,使机载液冷系统达到设定温度(制热时加热至15 ℃,制冷时冷却至10 ℃),分别需要24min和20 min,冷却液循环流量为200 L/min,温度波动在±0.5℃以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