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g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性、高导电性、高催化性和高抗菌性,在光电、催化及抗菌等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纳米Ag各种优异性能依赖于其尺寸、形貌和结构等.因此,纳米Ag可控制备的研究成为热点.按照粒子维度,将纳米Ag分为零维、一维和二维结构,对不同结构Ag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做简要概述,并总结Ag纳米材料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使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名义成分为Zr-1Nb-0.1Fe-0.05V和Zr-1Nb-0.1Fe(质量分数,%)的两种合金并制备成板材样品。采用拉伸试验及静态高压釜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合金板材样品在室温、高温(380℃)条件下沿轧向和横向的拉伸性能及在500℃水蒸汽和400℃/10.3 MPa水蒸汽中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合金的第二相粒子、拉伸断口形貌,结果显示:添加0.05wt%的V对力学性能改善不明显,略微提高了Zr-1Nb-0.1Fe合金室温、高温(380℃)抗拉强度,断口形貌均为韧窝,断裂机理为微孔聚集型断裂;V的添加细化了组织晶粒及第二相粒子,提高了合金在500℃水蒸汽及400℃/10.3MPa高温水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在铜箔表面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样品的抗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1 000℃下,反应5、15 min,分别可以获得单层和三层石墨烯。高质量、连续的三层石墨烯可以有效提高铜箔在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及其在0.1 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但单层石墨烯不能确保铜箔完全不被腐蚀。三层石墨烯对铜的保护程度明显优于单层石墨烯。  相似文献   
14.
电弧法制备洋葱状富勒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运用纳米Bi2O3微粒作催化剂,在电弧放电条件下,进行了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大量合成的研究。并用透射电镜对产物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石墨化程度很高,且直径均匀(约为25nm),结构较完善;同时伴有单核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向多核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转变。为洋葱状富勒烯的宏量制备提供了有利线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低品位铜矿生产硫氰化亚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利用低品位铜矿,采用溶铜沉铁酸浸,化学浓缩结晶生产硫酸铜的新工艺,在此基础上进而制取硫氰酸亚铜。  相似文献   
16.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由于在氧还原反应和CO氧化反应等关键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构建高分散性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体系有助于从原子尺度认识催化反应,发现催化新机理,进而推进新型工业催化剂的开发。最新研究表明,利用炭材料替代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载体,可以有效提高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其成为单原子催化剂的优良载体。然而,对于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和碳载体之间的钉扎机理以及金属单一活性位点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总结了炭材料作为金属单原子载体的多重作用,特别是石墨烯晶格缺陷对金属单原子的钉扎机制;同时,对改进实验和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扩展应用范围和实现工业化应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初,中油集团把分布在11家直属油田的物探业务和测井业务分别改组为东方物探集团和中油测井有限公司,从而启动了中国陆上石油服务公司市场化进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物探、钻井、测井、采油、地面工程等细分市场中,中油集团油田服务跨国经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电弧放电制备内包金属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金属微粒催化的条件下探索了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内包金属纳米洋葱状富勒烯(Onionlike Fullerenes OLFs)的过程和工艺。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实验手段对生成的OLFs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观察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工艺参数,并辅以催化剂掺杂可大量制备内包金属的OLFs;对个别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态高压釜实验研究了NZ2合金在360℃,18.6MPa含Li水和400℃,10.3MPa蒸汽中的腐蚀动力学,通过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NZ2合金在两种介质中腐蚀不同时间后氧化膜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NZ2合金在360℃含Li水中腐蚀速率较400℃蒸汽中的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氧化膜中四方氧化锆含量逐渐降低,单斜氧化锆含量逐渐增高,四方氧化锆向单斜氧化锆转变。腐蚀转折时,氧化膜中出现了立方氧化锆,随后氧化膜中立方相含量明显增多,说明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变过程中,立方相是作为过渡相存在。氧化膜中四方相含量越高,腐蚀速率越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MOFs)、聚合物、生物大分子等碳基材料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学等领域受到了持续增长的关注,但由于其微观结构在电子束辐照下的不稳定性导致原子分辨率的实验观察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原子结构的认识不足严重限制了对此类材料的深入理解及潜在应用研究.近年来,低加速电压、低电子剂量与低温电子显微学(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