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22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14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无线电 | 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2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钢桥面铺装用高性能材料的组成及性能差异较大,目前对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载阶段的强度规律及损伤行为,而对卸载阶段材料的变形恢复特性研究甚少.为评价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的变形恢复能力,针对蠕变逐级加载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重复蠕变逐级加载恢复试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三种典型钢桥面铺装材料,在卸载阶段不同时刻的内应力及对应时刻的残余应变进行测试.根据恢复模量的定义,计算三个不同蠕变应力水平下的恢复模量,依次来评价三种材料驱动变形恢复的能力.同时,基于粘弹性基本理论,确定蠕变柔量的拟合参数,并计算不同间隔时间下三种材料的应变恢复率,评价其变形恢复的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无损状态下材料的恢复模量不同于内应力,不随蠕变荷载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恢复模量最大,约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7倍和4倍,环氧沥青混合料材料自身驱动变形恢复的能力优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但在相同时间间隔时间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应变恢复率最快,在3.6 s内,应变恢复率即可达到82%. 相似文献
8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第33次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18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占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大专、大学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0.9%。CNNIC近几年的数据均反映出,青少年、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力军。网络全方位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广泛地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交往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健康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将促进大学生的自学习惯和意识,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学习资源的绩效,笔者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为进一步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提供切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84.
基于信息平台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包头市供电用户的增加和配电网络的日益发展,如何更好地对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的配电网络进行管理,成为管理层和基层生产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用传统的以纸图为主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管理和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必需建立一个企业级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就Arcinfo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及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5.
新型工业化道路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分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结合贵州工业化进程的实际,论证了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后发优势;针对目前遇到的困难,提出了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6.
87.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Anti-lock Breaking System 或Anti-skid Breaking System,ABS)的仿真可以为开发汽车ABS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缩短车型匹配的时间.但由于开发过程中特定车型的ABS系统的仿真模型建立的困难,开发人员往往要在仿真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基于此,在使用C/C 开发汽车ABS仿真平台的过程中,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车轮运动系统、车辆运动系统、电磁阀及制动系统等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现了图形化建模和各个模块对象的可替换功能,能够快速进行特定ABS模型的仿真.运用此平台简化了汽车ABS开发中的软硬件仿真过程,有效的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88.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使我们突破时空极限,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创生信息。基于网络而开发的电子教材因其丰富的多媒体特性和开放性,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期盼有更好、更灵活的电子教材来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更好、更新鲜和更健康的“活水”。 相似文献
89.
本工作分别在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对沥青-集料进行了宏观拉拔试验和微观表面能试验,以研究相对湿度对其黏附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宏观上,拉拔力随相对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同时沥青-集料界面由内聚开裂向混合开裂过渡;在微观上,沥青内聚能随相对湿度变化不明显,而沥青-集料界面结合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沥青-集料的黏附性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水气分子浓度的增大能够加剧水分子对沥青的置换,使得沥青更容易从集料表面剥落。通过沥青的宏观剥落率和微观表面能参数,建立了界面能指标,该指标多尺度地评价了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评价结果与宏、微观试验一致,表明界面能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硬件加速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当前计算机系统的能效.然而,传统的硬件加速器(如GPU,FPGA和定制的加速器)和内存是相互分离的,加速器和内存之间的数据移动难以避免,这使得如何降低加速器和内存之间数据移动的开销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随着靠近数据的处理技术(near-data processing)和3D堆叠DRAM的出现,我们能够将硬件加速器集成到3D堆叠DRAM中,使得数据移动的开销大大降低.然而,由于3D堆叠DRAM对面积、功耗和散热具有严格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将一个功能复杂的硬件加速器完整地集成到DRAM中.因此,在设计内存端的硬件加速器时,应该考虑将加速任务在CPU和加速器之间合理地进行划分.以加速大数据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操作hash joins为例子,阐述了CPU和内存端加速任务划分的设计思想.以减少数据移动为出发点,设计了一个包含内存端定制加速器和处理器端SIMD加速单元的混合加速系统,并对应用进行分析,将加速任务划分到不同的加速器.其中,内存端的加速器用于加速数据移动受限的执行阶段,而处理器端SIMD加速单元则用于加速数据移动开销较低成本的执行阶段.实验结果表明:与英特尔的Haswell处理器和Xeon Phi相比,设计的混合加速系统的能效分别提升了47.52倍和19.81倍.此外,提出的以数据移动为驱动的方法很容易扩展于指导其他应用的加速设计. 相似文献